當他看清了桑柏,又笑道:“您可好幾年沒有來過了”。
桑柏驚奇道:“您記得我?”
攤主笑道:“我當然記得您了!”
桑柏這邊正驚嘆于攤主的記憶力,哪里知道攤主這邊對他的印象就是來自于柳樹莊,幾年前吃飯的時候桑柏的打扮還有身份讓這攤主想忘也忘不掉啊。就像是一個人撿到了一塊金子,怕是過上十年他也能想起來那塊金子大致長什么樣。
桑柏這邊說著往攤子后面擺桌子的地方看了看,發現每一張桌子都是滿的,吃面的人比他記憶中可多多了去了。
“生意很不錯呀,對了,你怎么還擺攤子啊,不盤一家店?”桑柏問道。
攤主道:“年紀大了做不了店面了,也在縣城盤了一家現在兒子正在做著呢,我們老孤倆(土話指夫妻)就在這兒,有集的時候出個攤子,沒有集的時候就在家里玩”。
“你這日子過的逍遙”劉玉安說道。
這會功夫周國華等人也點了面,每人都加了幾份料。
“這么大年紀了穿暖吃飽就行了,也沒有多大要求“攤主說道。
“你還沒有多大要求?這鎮上除了魯獻國家的院子就數你家的院子最好了,里外兩進的大院子,四周都是二層的”。
這時一位吃面的客人笑道。
攤主這邊傻笑了兩聲,算是默認了這位的說法。
這時候有一桌人離開了,攤主抄起了抹布飛快的把碗筷收拾了一下,然后讓桑柏四人坐下來。
等著把碗筷收好,又用干凈的布子抹了一下,這樣原本桌子的水漬就不存在了。
面上的很快,肉什么的都是做好的,面條一下鍋之后滾上幾滾就好了,而且面條是手搟的,面粉也挺講究的,雖然比不上柳樹莊出的高筋粉但人家里面加了豆粉之類的配料,吃起來口感也不錯。
面上來了,桑柏喝了一口湯,覺得味道還是老味道,重口味的老鹵味道略微有點辣,是本地的口味。
抄起了筷子夾著面吸溜了一口,面條爽滑,手搟的面條比機制的味道要好上不少,只是這時候做的人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是用的面粉鋪子的機器制的,那樣做出來的快價格還又低,手搟面復雜還費時,像是這個面攤子,是兩個人搟面,一個是攤主的丈夫一個看樣子也是親戚,這些做小生意的都是這樣。
“面條不錯!老板,有沒有蒜頭?”郭長友說道。
作為一個北方長大的人,吃面不加蒜味道少一半嘛。
老板這邊連忙又給找來了蒜頭,這邊人吃面可不帶蒜的,所以他自然也就沒有問客人需不需要。
吸溜了一碗面之后,桑柏匯了賬,幾人繼續往前逛,沒多久就見到了一個唱大戲的攤子,直接搭了一個臺,上面裝扮起來吚吚啊啊的唱著,下面有個人托個盤子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的收錢。
有的人給錢,有的人則是一看到收錢的人立刻轉頭就走了,還有些人離著老遠的看白戲。
每一次收錢的人繞一圈,臺子面前的人群就薄一些,愛占小便宜的人哪里都有,這事兒太正常了,老百姓善財難舍呀。
桑柏四人自然無需如此,原本就是來趕熱鬧的如何能不湊上前去玩耍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