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呂小樂不是吃不慣粵菜的口味,粵菜作為八大菜系之一,能適應大多數國人的口味,而且做的也比較精致。
只是吃飯這個事情你得分和什么人吃,和聊不來的人吃,那山珍海味也是味同嚼蠟,和好友一起,哪怕是只是拍黃瓜,拌西紅柿也能有滋有味。
但現在,呂小樂耳朵中聽著母親那高高在上如同對待下人一樣呼喝著繼父,以及他的母親,呂小樂可以說是如坐針氈。
這樣的事情在柳樹莊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柳樹莊有規矩,長輩就是長輩,你可以背地里發牢騷,但是你不能正面硬頂,像是母親這樣對待自己的婆婆,在柳樹莊要是挨耳光的,這可不是夸張的說法,而是事實。
像是有些小媳婦剛嫁進來無法無天的,把外面的一些習慣帶到了柳樹莊,那么就算是公婆好脾氣,丈夫不管,堂兄們也不會干看著。幾個巴掌一挨過,老實的就老實了,不老實的離了婚,再找一個對于柳樹莊的男人來說根本不算是個問題。
這也不是說媳婦就不能怎么樣了,老人要是做錯了自然有村里的長輩訓叨,一個晚輩指著長輩的鼻子尖罵,那怎么能行。
但現在,就在眼前還是自己的母親把婆婆訓的跟個孫子似的,一聲不敢吭這讓呂小樂有點接受不了,她受的教育中不該發生這樣的場面。
呂小樂來的時候把一切都想的太好了。
她想像中的母親那是溫柔善良的,甚至她拋棄自己姐妹的事情,呂小樂都在心中給母親找到了所有說的通的理由,但是現在她終于明白了姐姐說的話:她愛的僅僅是她自己,除了自己誰對她來說都不重要。
在此刻,呂小樂突然間有點想家了,想著自己、姐姐和父親圍著一張尋常的小四方桌,桌子上擺著從門口菜園子里摘下來的菜,一家三口有說有笑的吃著飯,父親時不時的會把一塊瘦肉夾到自己的碗中,姐姐那邊也會囑咐上一句多吃點青菜之類的。
小桌雖小,菜也不多,樣式也不洋氣,但是桌上的氣氛卻遠好過這里千倍萬倍。
“等著下午的時候我帶你去買身衣服,現在穿的叫什么啊,一個大閨女家家的,你媽又不是沒錢,咱們緊著名牌買,你說你爸這人,我知道他賺錢,柳樹莊現在也富的流油,但是連件像樣的衣服都不給孩子買,這日子過的叫什么日子啊”婦人說道。
呂小樂有點不樂意了,張口說道:“我爸不是不給我買,而是我們村就沒這個習慣,桑柏叔叔都是大褲衩漢衫子,誰家能比他家有錢,而且咱們村的人都認為,花那么多錢買這些東西不值當的……”。
呂小樂的話把婦人有點噎住了,因為在她的認知當中,只要是名牌就沒有女人不喜歡的,在外面一件名牌衣服就能睡上一個大姑娘的事情,她也過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所以名牌在她的心目中那是神圣的,說什么不在乎名牌之類的,除了窮幣就是要面子的窮幣,他們不是不想有,而是真的買不起,一個包能抵上他們半年的收入,買個屁的買。
但是現在呂小樂的話讓她沒有辦法反駁,柳村莊的人買的起,哪家都買的起,從父母兄弟們的口中,她知道了柳樹莊的富,一年光桃子的收入就足以讓他們衣食不愁,更別說各家現在都在外面有產業,村子在縣城還有一個工業園,雖然都是一此門窗家具之類的小產業,但是人家做的有聲有色的,品牌口碑她也聽說過。
買的起看不上,只能說人家生活的環境沒有外面社會的浮躁。
“還是去買一點,就算是陪著媽媽逛逛街散散心好了”婦人說道。
呂小樂聽了這才點了點頭。
放下了筷子,呂小樂沖著母親還有桌上的眾人說道:“我吃完了,您幾位慢用”。
說完這才站了起來,輕輕的推開了椅子,臨走的時候還把椅子推到了桌子旁邊。
“這孩子吃的也太少了”坐在桌上的老婦人腆著個臉討好自己的兒媳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