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桑國79年春。
華桑國的國都鄴城,坐落在城南的一處寬敞宅院。
院門口兩扇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掛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面端正地排著兩個大字“顧府”。院內花園、假山、環湖、水榭一應俱全,整齊的抄手游廊張燈結彩,白石臺磯刻著西番草花樣,青草和矮樹也都精心修剪過,丫鬟家丁院里院外地忙碌著,一片繁榮景象。
西院的云煙閣內,金烏造型的香爐內正吐著清甜的熏香。軟紗縈繞、四角綴玉的床榻上,一個丫鬟打扮的姑娘正攙著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緩緩坐起。
床上之人額頭飽滿,鼻梁高挺,臉蛋微圓,略帶點嬰兒肥,一雙鳳眸明亮清澈。顧云錦重生了。
在確定了自己再次回到十三歲那年的春天,她震驚又激動,喜悅又慶幸,待心情終于平復,她帶著仇恨與欣喜,迎接這與上一世似是相同,卻終將不同的人生。
“姑娘別急,靜雯已經去請大夫了,等一會兒就到。”靜嫣關切地道。
她抬眸看著靜嫣,如今是十五六歲的模樣,俊俏、靈動、鮮活。
上一世,靜焉死得極為蹊蹺。
一日,她一早就帶著靜雯去天禪寺上香。傍晚回來時便聽說靜焉被杖斃了。原因是靜嫣趁著她不在家,勾引府上的少爺紀明軒,紀明軒當即大怒,直接命人將其杖斃,以儆效尤。
顧云錦傷心、不舍,卻也憤怒。如今她早已知曉紀明軒的為人,便對靜嫣的死更看透了幾分,靜嫣比靜雯更機敏些,定然是有所懷疑,進而發現了什么不該知道的秘密,被紀明軒發現,滅了口。至于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已經不得而知。
而剛剛出去找大夫的靜雯,則同她一起喪命于丞相府,守護了她十幾年,終究還是因她而死,叫她不免唏噓。
百味雜陳的顧云錦不禁想起了往事。此時祖母健在,祖父早逝。祖母有二子,父親與二叔。父親此時已是華桑最勇武的征北將軍,二叔小父親2歲,卻只是個四品一下的文散官。親生母親在生下她后便離世,留下她和哥哥。父親還有一門妾氏沈秋云,誕有一子一女,兒子在男孩中排行老二,顧云錦稱二哥,女兒在女孩兒中排行老大,顧云錦叫大姐。
顧云錦同一個母親生的親大哥,在母親死后不久便被父親帶在身邊教習武藝兵法,而她則被養在姨娘沈秋云身邊長大。
她以為自己已經死了,卻沒成想,一睜開眼,老天又將最疼愛她的父親和哥哥還給了她。雖相隔千里不能立刻相見,可只要人活著,不久之后就又能團聚,這份希望多么美好。她發誓這一世要不惜一切代價護他們周全,還要讓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傷害她親人的人,血債血償。
“小姐喝口水,潤潤喉嚨吧,昏迷了兩日,燒也才褪下來,總算了好了。”靜嫣將一杯熱茶遞到了顧云錦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