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七人跟在吳知青身后進了這間大宅院,進了院子才發現,不負這間大宅院的外表,一進入大門,青石鋪地,院墻邊壘著的花壇,如今雖然是蔥蔥郁郁的蔬菜,但也不影響眾人聯想當年的盛況。
院子是四合院,除了大門那個方向沒有建筑,其它三個方向都有屋子,正中間還有一道拱門,吳知青帶著大家走向拱門的方向,大約走了一半站定了腳步:“唐向軍、魏援朝,你們兩人跟我來,其它人先在這里等一下。”
說完,就帶著兩人向右側的房間走去,等到安置好了那兩人,吳知青又回來帶著劉雪五人穿過了拱門。
出了拱門,劉雪才發現,這棟建筑,竟然是一棟二進的宅子。只是經過了歲月應該不少,看起來雖然還保留著當初的宏偉壯觀,但仔細一看,還是能夠看到一些陳舊的痕跡,甚至一些明顯的修補痕跡,也不知道是時間的傷痕,還是也曾經歷過一番革命。
對女孩們吳知青說話仔細了一些:“大槐村的知青點是以前村子里唯一的一個地主家的宅院,那個地主是在城里發了家,在老家這里只是建了宅。所以當初斗地主的時候這宅子是被收刮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打砸并不是很厲害。”
“院子有兩進,前面一進是男知青的宿舍,后面一進是由我們女知青住。男知青那邊房間比較緊張,女知青這邊還好,但也只剩下三個房間,其中有一個房間比較大,可以多住幾人,剩下的兩個房間原本也是一個,只是以前知青多的時候被隔過,住兩個人太擠,一個人正好。每個房間里都有一床一柜,那是村委從安家費里出的!”
一邊說著,吳知青一邊帶著大家到剩下的空房面前,大的那個房間跟兩個小的房間并沒有靠在一起,吳知青帶大家先看了一下,明顯這房間應該也不是臨時布置出來的,所謂的一床一柜也都不是特別新。
看完這間房間,吳知青又帶著大家去了另外兩個小房間,兩個小房間是靠著邊,吳知青指了指正面的一個門,說道:“這房間就是隔過的,但是另外的一個房間的門在后面。”
看得出大家都有點懵,吳知青道:“從這里看去是有些不方便,但是后面那個房間有一個后門,平常下了工從曬糧食的廣場旁邊小道回去剛合適,另外那邊當初隔出來的知青還單獨建了個草棚子,修一下晚上起夜沖涼都可以。”
吳知青說完,五人均露出了心動的表情,她也不急著帶大家去看那個房間,先打開了正面的這間房間給大家看看。
相比起那間大的房間,正面的這間房間確實不錯,特別是里面的床跟柜子,床不只比較大,還明顯比較新,另外柜子是高的那種,不像前面大房間的小矮柜。
兩間房間相差太明顯了,吳知青難得開口解釋道:“這房間的家具是以前住的知青加過錢換的,所以比這里其它的房間家具都好。”
至于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還能留到新知青過來挑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吳知青顯然并沒有詳加解釋的意思,而幾個新知青好似也一無所覺。
劉雪抬頭看向中間的土墻,可能隔的時間太長,已經看不出來痕跡,但還是明顯能夠看出,相比起最初看的那個房間,這個房間的面積確實小了不少。
特別有這個加大的床跟柜子在,其它的空間是真的很有限了。
等到看過了這間房,吳知青又帶著五人從另外一邊繞過去,去看最后一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