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已經升上了頂空,沒有時間可看,一群人根本不知道現在幾時幾分。但走在回去的路上,大家卻出乎意料的放松。
唐向軍跟魏援朝兩人更是跟他們宿舍的人湊在一起,一會說說笑笑,一會打打鬧鬧。
今天要忙的晚,來幫忙的女知青比較少,但新知青女生多,湊在一起,也不比前后的男知青勢弱。
“我們真的做完了啊!”走出菜地邊緣,鄭圓圓站住了腳步。
“是啊!我們做完了!”后面的吳知青跟李知青在黑夜中相視一笑。
第二天,在兩位知青領隊的帶領之下,一群新知青去了曬場,在那里,再度見到了二隊小隊長熟悉的身影。
“早上我已經去看過了,那邊菜地的草你們已經拔完了,今天早上先去摘豆子吧!吳知青鄭知青記得帶好隊!”二隊小隊長表面平靜,其實心中真松了口氣。
拔草不只是為了照顧新知青,其實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下馬威。這群新知青能埋頭干活,也確實讓隊里稍微放松了一點。
至于老知青幫忙的事情,隊里更加清楚,也更加樂意看到知青點們團結一致的努力生活。
摘豆子是需要去領工具的,倉庫就在村委里,吳知青帶著一行新知青順便過去認路。
摘豆子的工具其實很簡單,就是背簍跟袋子。
進豆子地里的時候肩膀挎著袋子,看到成熟的豆子就直接摘掉變得進袋子里,多了就倒地背簍里面。
要裝豆子這些的背簍是特制的,它一般用柳條或者是細竹條來編制,這樣細密才不會在豆子太干炸開后漏出來豆子來。
豆子地就在他們拔草的菜地旁邊,劉雪他們去的時候地里已經有了其它身影。
這個跟拔草不一樣,成熟的豆子如果不即時摘掉,太陽曬上一天,它肯定全都炸開,那時什么也收不到了。
種豆子最麻煩的一點就是同一植株上的豆子不可能同時成熟,經常先長的豆子已經成熟,上面的還在開花。
農村人最是細致,當然舍不得浪費!
同樣是吳知青他們在前面做了榜樣,摘豆子最重要的就是分辨哪些可摘哪些不能摘。有些豆子熟透了外殼是紅的,繼續留著就會發黑,像發黑的就必須立刻摘,不然今天就要炸開!
但其它剛成熟的也同樣得摘,不然等每二天這些豆子就發黑又得重復來地里干活,不只浪費時間,還浪費人力。
豆子地雖然有成片的,但更多的是跟其它的混種,還有一些邊邊腳腳的地方也會種下不少。
確定劉雪他們都已經會分辨所有成熟豆子,吳知青就給他們分了地方。
摘豆子是不用彎腰太久的,有些比較高的豆子已經超過半人高了,這個季節,也摘了不只一次,現在摘豆子,根本很多都只是低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