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拌茄子?茄子還能這么做?這個菜又是什么?咦,這里還有一朵花……這不是南瓜花嗎?”
“南瓜花?真的嗎?南瓜花也可以吃?”
中午,知青們吃飯時都忍不住驚奇,他們雖然是分了小組做飯的,但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也不分組了,這些菜色,他們還真是第一次吃到。
“聽說新知青里面有個會廚的,看樣子我們又有口福了!”有消息靈通的吃著新菜立刻雙眼發亮。
一起搭伙吃飯,最怕的就是值班的廚藝不行!
但在這個時代,廚藝這個技能在填飽肚子面前,什么也不是!
這個午餐大家吃飯的速度都慢了一些,但兩個新菜消耗速度卻不慢,宿舍里好久好久還能聽到言論聲。
劉雪住的離大家遠,這些議論聲沒有聽到,反倒是前天摘回來的野菜,已經差不多爛背簍里了。
有些可惜的把它倒在院墻之外,劉雪準備借著中午的時候收拾收拾。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收獲的時候,聽吳知青說,往年的這個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有休息時間。
劉雪他們是新知青,應該在最近會有一天休息時間,那是給新知青補買生活用品的。
很多城市的孩子才下鄉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個人生活需要些什么,再加上才來時心思浮燥特別容易搞事,所以大槐村的村委們在幾年前改革,新來的知青要勞動一周半周,才放出去補生活用品。
當然,這也是因為村子里從那一年開始就有了供銷點,每一次新知青到來,都是供銷點的好時候。
劉雪先去提了兩桶水回來,小土灶已經干了,瓦罐也有了,只是最近兩天都沒有時間用它。
前兩天撿回來的枯枝就扔在棚子里,劉雪先把它們折也一小斷一小斷,沒有個鐵器在手,難免參差不齊,劉雪也不挑剔。
枯枝折完,劉雪想要找個什么東西來綁一下,找來找去只找到那天從老木匠家里拿回來的一小把細竹條,這才想起,她還有一個浴室門沒有弄呢!
估算了一下時間,從吃完飯后回來她其實并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唯一煩惱的是沒有鐵器,她即使現在能上山去,也只能拔點藤回來捆樹枝。
想了想,劉雪還是準備上山,瓦罐里的水已經有小氣泡了,劉雪再添了點稍微粗壯些的枯枝進去,就背了背簍又出了門。
這一次,她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拔一些足夠韌的藤長回來綁枯枝,順便在路上看到有大的枯枝就撿回來做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