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細節劉雪梅并不知道這些,只是早早的跟著朱建國趕去碼頭時,發現那邊售票的小窗還沒有開,周圍也沒有其它人。
然后朱建國竟然帶著她直接上了碼頭,背著背簍上了船,船上連個人都沒有。
一向循規蹈矩的劉雪梅有點懵,只能強忍著疑惑,跟朱建國一起把背簍放在最靠近駕駛室的地方,又跟朱建國一起下了船。
等到現回到碼頭前面的售票小窗的時候,售票小窗已經打開,里面有人正在揮手跟朱建國打招呼。
“建國小子,怎么今天又這么早?”船老板一邊招呼著朱建國,一邊看著后面一言不發的劉雪梅,暗中對朱建國挑了挑眉。
“我哪天不這么早了?”朱建國不以為然的挑了挑眉,卻沒有跟船老板介紹劉雪梅的意思。
船老板看朱建國不介紹,大概也明白這就是朱建國的一個熟人,也就是今天借了方便,以后應該打交道不多。
兩人又互相聊了幾句,朱建國看著不遠處有人已經轉過路口,就十分識相的道了別,然后帶著劉雪梅,做出一副老老實實排隊等待的樣子。
“里面那位是這艏渡江船的船老大,以前那船是他家的,后來變成了政府跟他家一起的,船老大也一直是他家代代相傳的!”朱建國放輕了聲音說道。
“以后你……如果有需要去縣城的多了,你們再互相認識!”這個認識肯定不會那么簡單。
以前船老板跟朱建國熟歸熟,給能點方便完全沒問題,但跟做果醬生意是不一樣的,朱建國借助他的地方其實很多,只是現在還不方便跟劉雪梅交底罷了。
劉雪梅輕輕了點了點頭,她明白這是朱建國再指點她,但短時間內,劉雪梅沒有想到自己有用的上的地方。
每天都困于賺工分之中,從下鄉到現在都差不多三個月了,獲得的假期就那么幾天,劉雪梅并不覺得這點時間夠她做出什么大事來!
真要說需要,估計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比一條實用的人脈更吸引劉雪梅。
劉雪梅還有太多太多的想法,都不是知青點這個大環境可以實現的。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估計她在離開鄉下之前,都只能困于知青點內了。
現如今,劉雪梅所了解到的所有脫離知青點在大槐樹村繼續生活的知青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成家!
不管是男女都是一樣!準確的來說,女知青還更受限一些!
明白了這個事實,劉雪梅也不再焦慮,反正她并不是不能適應現在的生活,只是刻在骨子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讓她下意識的想要盡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隨著越來多的人趕來,第一班船票開賣了,早早的就排隊在前面的劉雪梅跟朱建國兩人,自然而然的最先買票最先上船。
他們跟其它恨不得站在距離下船的位置越近越好的人不同,直接走到最里面靠近駕駛室的地方,那里還放著他們的背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