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第一班船出發時間,船老板又不知道從哪里出現,一邊上船,一邊呼喝著大家:“快開船了,快開船了!沒上船的趕緊上船,上船了的向里面靠,不要盡站在船頭,掉水里可沒人管啊!”
這十村八村的人誰不熟悉船老板,船老板吼他的,大家還是照樣,只是沒有再擠在一起而已。
隨著嗚的一聲長鳴,船開始啟動,背靠在駕駛室,劉雪梅看著幾乎站滿了人的船上,并沒有知青點的那些熟人,顯然,他們想趕的并不是第一班船。
也是,今天可是有整天的休息,除了真有急事要辦,或者趕著中午從縣城里回來的人,估計都不會特意來趕這一班船。
正想著,旁邊朱建國也問起了劉雪梅這事:“你今天中午要趕回來嗎?”
“回家啊,我今天就是去寄點東西,還有家人也有東西寄過來,順便去取回來,最多再去逛一下,花不了太多時間!”劉雪梅點了點頭。
她今天本就沒有準備在縣城吃午飯,還準備給背簍里的干野雞找到出路后,回來燉上呢!
離開前,劉雪梅可是悄咪咪的把用來燉雞的干蘑菇都準備好了,就差過明路的野雞了!
朱建國點了點頭,他今天除了送貨之外,還需要去結帳,所以中午肯定趕不回來了。
下船時,劉雪梅跟朱建國兩人也不急,等到船上的人基本上都下的差不多了,兩人才背著背簍跟在人群后面,出了碼頭,朱建國就跟劉雪梅告了別,兩人的目的地不一樣,自然要分開辦事。
來到郵政,劉雪梅先拿出自己的單據,這是村委給帶回來的,劉雪梅要取包裹是真的,而且不是一個是兩個。
當時看了地址,劉雪梅就知道除了劉家之外,她哥哥也給寄了東西。
劉家大哥是71年就已經下鄉的,劉家孩子多,再加上還經過那少吃少喝的三年,即使是做為劉家老大,劉家大哥當時也身體瘦弱。
他的家信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去年過年時難得得了一個探親假,經過兩三年的成長,劉家大哥個人倒是抽條了不少,但又黑又瘦,明明十八歲的青年,卻看著像二十來歲,心疼的整個劉家人都說不出話來。
劉家大哥卻無所謂,他一回來,就家里家外的忙活了起來。劉父劉母都是廠子里上班,劉家大哥從小開始都會照顧自己、照顧弟妹、照顧家人。
甚至劉雪梅原身出生之后,一半是在大哥背上長大,一半是在大姐背上長大。兩個小的出生時還好一點,有兩個姐姐幫忙分擔一些。
但那時,做為老大的劉家大哥已經一本正經的開始承擔起長兄如父的責任了。
相比起劉雪梅自己準備的兩個包裹,劉家跟劉家大哥寄過來的都不是很大,劉雪梅把卻十分認真的把它們放好。
這個不大的包裹,是來自于原身以及原身家庭的饋贈,對于劉雪梅來說,是很珍貴,也很沉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