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才的作用,在各地的建設發展之中顯而易見。
二月,司空袁逢請辭,以盧植拜司空。
廷尉張儉請辭,以尚書史郭嘉為廷尉。
到了三月,天子召開朝議。
此時的朝議,再也沒有以往的那種沉悶,或者異口同聲的請烹之聲,商討各地政事的時候,群臣都險些動起手來,爭論不休,看著他們的模樣,人群之中,蔡邕心里忽有些感慨,在建寧初年,朝中也是如此的局面啊,人才濟濟,劉矩,何休,聞人襲,王符眾人爭斗不休,還時常斗毆。
與如今何其相似,只是,所有老臣都離去了,只有自己一人,不合群的站在此處。
“朕欲巡視天下,如孝康皇帝故事,諸君以為如何?”
小胖子看著群臣,肅穆的問道。
蔡邕搖著頭,天子太過直白,也完全不是思量的語氣,直接便鎖死了這件事,他很想告訴天子該如何去做,真正的天子,應該給心腹交代這事,讓心腹在朝中提出,自己再做決定,這樣才能真正的人君所為,孝康皇帝便是那樣做的....
不過,天子年輕氣盛,國力又非從前可比,只怕便是自己上言,也難以聽取啊。
果然,聽到天子這般詢問之后,百官思索了片刻,有司空盧植上言道:“陛下,正值三月,天下乃是農忙之時,若是陛下巡視天下,只怕影響農桑,對國不利...若是陛下有此心,可與農桑諸事畢,再做商議!”
聽到盧植這么說,曹操等人也是點點頭,以為附議,當然,還是有不同觀點的,比如荀彧,他起身說道:“臣以為,只有與農桑之事,天子才該巡視,只要令各地不可誤了農桑,天子再前往巡視,便能看的各處之農桑實情,也能督促官吏,反有利與天下。”
聽到荀彧這么說,也有大臣開始轉而支持他的言論。
眾人商議不決,能夠鎮住群臣的司徒又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模樣,朝中自然是亂成了一團糟,人群之中,能隱約聽到荀彧正在大罵:“公達!豈敢以侄身反駁叔父!還不站到我身后來!”
“朝中豈能論親情?!”
“奉孝,你這廝雙手可曾粘過半點泥土,也敢議農事?”
“我四科全冠,可不似你,農桑白卷....”
“你這廝!”荀彧雙眼噴著怒火,叫道:“農桑之事,天下要事,天子巡視農桑,有勸課之用,百姓官吏,定然全力而為.....”
“嘿,天子親臨,若不許官吏迎接,專心農事,敢問,天子何以處?何以居?若是要為天子安排住處,可是要耽誤了農事?你農桑不過,便莫要口出狂言。”
“郭奉孝,你莫要欺人太甚啊!”
“你農桑未過,實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