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此后,近兩個月的時日里,一行人走遍了諸國,就連邪馬臺也沒有放過。
七月,他們返回了倭奴國。
立刻有士卒進門稟告劉默與荀攸,公孫將軍回歸!
劉默與荀攸大喜,荀攸看士卒面有異色,又問道:“可有甚么不妥?幾位將軍可還安好?”,那士卒面色有些為難,說道:“尚且安好..只是....”,荀攸與劉默對視一眼,神情有些肅穆,連忙走出了門,前往城門迎接,當他們來到了城門的時候,太史慈也在此處。
只是一看,他們便驚呆了,久久不能言語。
只見公孫瓚一行人,安然無恙的行走在最前方,可是,在他們的身后,則是排起了長龍,有近三四百人走在他們的身后,手上捆綁著繩索,一連綁著,低著頭,面色灰白,不過,從他們的服飾上能夠看出,他們都絕非常人,看到這些人,荀攸似乎明白了甚么。
公孫瓚大笑著走了上來,朝著兩人拜見,說道:“此番,未曾減員,還有...”,他指著后方的那些人,說道:“臣愚鈍,不知當如何震懾,故而,將倭島諸國王君全部縛綁而來,震懾之事,還是荀君自行來罷,我實在不擅長啊....”
太史慈呆滯的看著這一行人,心里卻是想著:
你不擅長個鳥廝啊,你都把他們綁過來了,還震懾個啥啊....
公孫瓚心里卻是極為開心的,誰言驍勇營不善戰,看,這番出征,我們可是抓住了數百國君啊,一人都未曾損失,如此彪悍的戰績,古往今來,舍我其誰啊?
荀攸朝著他使了使眼色,公孫瓚一愣,還沒有反應過來,荀攸便憤怒的叫道:“你怎么可對諸君如此無禮?還不速速釋放!”,他說完之后,公孫瓚這才醒悟,有些不悅的離開了此處,沒有搭理他,荀攸走到了最后,讓士卒們將這些人釋放,又看向了大儃都。
“代我表示歉意,讓他們進城,我自會安排府邸,令人好生照看...穩住他們...”
大儃都點著頭,又對著那些王君們說了起來,士卒們將他們一一解開,這個時候,這些滿臉絕望的王君們,這才起身,朝著荀攸大拜,又說了一些言語,荀攸看向大儃都,大儃都說道:“他們是在感謝君的大恩,又祈求君不要責罰公孫瓚將軍。”
“哦?他們為何會對公孫瓚將軍如此恭敬?”
“我們向來如此,以強為尊....”大儃都有些尷尬的說道。
荀攸點點頭,便笑著,帶著這些王君們返回王城,劉默便沒有再與他們相見,他的事情,算是完成了,他并不是倭國相,在此處沒有任何的官身,他原先的任務,就是讓諸國承認劉安的共主地位,讓荀攸能夠合理的插手各地之事,好生整頓,宣化文明。
如此,諸國國君都被綁到這里來了,甚至,在人群之中,他還能看到早已臣服的須佐之,他有些無奈的站在最后,也是唯獨沒有被捆綁起來的,他的事情完成了,沒有人再不敢承認劉安的地位了,其余的諸事,交于荀攸來做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