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幫著劉默收拾東西,天子派出的宿衛在院外等候著,天子怕他出事,特意安排了二十多位精銳的宿衛跟隨,劉默還是少言寡語的,心里盡管不舍,依舊沒有多說什么,收拾好了東西,裝上了車,劉默便要與諸葛亮告別了。
“師君...此去,定要多多保重!”
“恩...”
諸葛亮大拜,劉默起身,便要上車,諸葛亮忽然問道:“師君!普里無忒潑拉是什么意思??”
劉默愣了片刻,回過頭,看著諸葛亮,說道:“這是我幼弟的名字...”
他沒有再多說,上了車,宿衛們便帶著他離開了。
諸葛亮看著空蕩蕩的院落,心里卻是有些苦楚,又只剩下自己獨自一人了。
“孔明!孔明!”
只見劉獒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手里還抱著什么,看了看周圍,問道:“劉公呢?”
“他方才離去了...”
“唉..還是沒能趕上...”劉獒有些無奈的說著,他還帶了不少的東西,本來是要送給劉默的,沒有想到,劉默竟離開的如此迅速,這實在是令人有些懊惱。
“殿下,無礙...下次相見之時,再送與師君便可!”
諸葛亮笑著說道,原先那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覺竟也緩了許多。
劉獒坐著車,看著馬車駛出了雒陽,心里有些悲慟,對于雒陽,他心里還是極為的不舍,這里是他第二個家,甚至,比第一個家還要讓他看重,畢竟,只有在這里,他才有家人,而在東濊的,只是個屋子罷了,離開這里,他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來,甚至,還能否回來。
私人恩仇與國家大義,險些逼瘋了這位和善的老人。
他已不再年輕,年過半百,而看自己的一生,卻都是在孤獨之中度過的,也只有在雒陽的時候,他才體會到了家的滋味...不過,他還是熬不住了,日日夜夜,他眼前浮現出的都是家人被殘害的景象,這讓他日夜都在恐懼與愧疚之中度過,沒有一刻能夠安心。
去往交州,整日都在繁忙之中,或許就沒有時間來思索這么多的繁雜事吧,殺親之仇,不共戴天,這仇恨,劉默并沒有忘記,不過,他不能急著去復仇,寧州需要時間來安穩,新任的程昱,聽聞是個難得的能臣,有他在寧州,想來寧州的局勢很快便能安穩下來。
那個時候,便是自己的復仇之日。
若是有那一刻,自己是否還能對那個老賊下手?
劉默連忙搖著頭,不再去想。
.........
熹平十一年,十月
司農曹操與司空袁術共制新稅律,改變了以往收取稅賦的方式,對所有的稅賦都進行了徹底的改變,這次革新,乃是王符科功之后,聲勢最為浩大的一次,也是參與官吏最多的,明面上是曹操與袁術兩人完成的,可是在實際上,共有三百多名官吏參與。
朝中百官,大多都是參與了協商的過程,從司徒盧植,到郭嘉,荀彧,邢子昂等人,此事關系重大,稅賦乃是國家的根本,而曹操想要改變稅賦的形式,這是直接朝著大漢的根本下刀,沒有人敢對此輕視,就連天子也是如此,像盧植其實是反對更改的,可是,他又害怕曹操等人胡來,無奈的參與。
這就導致了幾乎朝中群臣都來參與,各抒己見,當然,決定權還是在曹操與袁術的手里,或者說,是在天子的手里,各抒己見,當然很歡迎,至于用不用,那就要看情況了,熹平時期的臣子們,或許還沒有建寧時期的那般老謀深算,可是,人才輩出,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眾人的謀劃下,稅賦制不斷的被改善,許多曹操都未曾想到的,也被大臣們提了出來,隨后,曹操意識到,做這樣的大事,不能治憑幾個人的智慧,必須要集思廣益,他親自去拜訪一些名士,乃至退仕的老臣,如鄭玄,袁逢等人,他都沒有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