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提是劉獒了,劉獒瞪大了雙眼,問道:“此人當真如此了得?”
“是。”
司馬懿點著頭。
劉獒有些意動,卻又不肯定阿父對此人的態度,若是自己冒然去見,會不會使得阿父不悅呢,他正想著呢,一旁的諸葛亮笑著說道:“殿下,無礙,一同去看看罷,趁著滿君不在,若是稍后他又回來了,只怕殿下是去不成的...”,聽到諸葛亮這么說,劉獒就干脆的答應了,帶著東宮群臣,就朝著廷尉走去。
剛剛走到一半,就看到了袁尚,袁尚領著幾個士卒,正朝著東宮走來,迎面看到劉獒,他也是很吃驚,連忙前來拜見,劉獒扶起他,說道:“顯甫啊,這些日子,勞煩你了...”,袁尚搖著頭,說道:“無礙,殿下,你們這是要去哪里?”
“去廷尉,去見那個賊人。”
“啊!”袁尚大吃一驚,連忙搖著頭,說道:“殿下還是不要去了,這廝簡直就是個瘋子,一路上,他都在說著大逆不道的言語,他說大漢沒有天命,是太祖有精兵良將,才能....”,袁尚已經不敢繼續說了,連忙閉上了嘴巴,劉獒聽聞,笑了笑,說道:“此人如此痛恨我公羊麼?”
公羊在大漢最為核心的自然是天命之說,公羊儒學認為,國家的變化,一切都是天命,在經歷過王莽之后,公羊遭受到巨大的打擊,又對天命說進行了改進,其中最為厲害的就是何休了,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他直接將天命安放在了大漢天子的身上,言之親,周,商等都是沒有天命在身,才會有國家覆滅,德不配位。
只有我大漢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故而能做的如此久的天子,一統天下,無人不從,商周都是管理不了地方,如何能算是有天命呢?何休直接剝奪了天命說的根本,天道有變,有德者居之的說法,直接將這說法改成了天道不變,劉家人居之,其他人,哪怕是奪取了江山,也不會長遠,定會遭受到上天的懲罰!
何休的這新理論,一直在大漢內盛行,如今官學里幼童們所學習的,就是何休所修改的后公羊春秋。
這人的言語,顯然就是對公羊的宣戰,是對整個大漢的挑戰,否認大漢的天命,這是多大的罪行啊!
不過,劉獒卻沒有惱怒,反而是更想要看看此人了,他不理會袁尚的反對,領著眾人,前往廷尉,到達廷尉的時候,廷尉的士卒們都嚇壞了,連忙稟告,奈何,廷尉并不在府中,其余官吏也不敢阻攔太子,只能帶著眾人去見這位狂生,剛剛走到了大牢門口,劉獒就聽到有人在牢獄內放聲高歌。
“大道雖遺,見幾者寡,任意無非,適物無可!”
“古來繞繞,委曲如瑣,百虐何為,至要在我!”
“寄愁天上,埋憂地下,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百家雜碎,請用從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
“元氣為舟,微風為舵,敖翔大清,縱意容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