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曉。”太子點點頭,如今皇宮里還有不少浮屠的經典呢,都是孝桓皇帝時期翻譯整理出來的,孝桓很相信這些,在全國內發揚,使得本土的方士之流大怒,與他們起了不少的爭執,劉獒是看過那些浮屠經典的,不過他并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些人與北方那些騙人的方士沒有什么區別。
“殿下或許不知,丹揚有個豪強,喚作笮融,此人生性兇殘,卻信奉浮屠之教,他出資與徐州境內設立多數的廟宇,供奉浮屠,還要佃戶乃至郡縣眾人都來信奉,他與當地的官吏結識,為非作歹,乃是個不擇不扣的惡賊,他多設廟宇,將家資轉變為浮屠之資,以此躲過稅賦....在地方上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只因他尊浮屠,郡中刺史之類全然不查,竟讓他還有了幾分勢力。”
“后來,他碰到了一位狂生,這位狂生乃是青州人,也是出身豪強,自幼好讀書,不到十歲,就已經讀完了詩書禮易,十分了得,后來游學與青,徐,并,冀之間,他才華過人,生性卓異,豪爽,灑脫不羈,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被這四州大賢稱為狂生,此人來到徐州,便看到了這里的情況....”
“殿下不知,此人原先就非常痛恨方士,痛恨經典,乃至圣人,目空無人,目空無物,他尤其不語鬼神,先前就在冀州毆打方士,還拉著方士來辯論,在百姓面前讓他們出丑,故而在冀州幾處被通緝,在青州,他又砸毀了孝桓皇帝親自設立的廟宇,縱火燒毀,妄言,若有神靈,來尋我仲公理仇!”
“故而他在青州也被通緝,無奈之下,去了徐州,卻看到這里眾人篤信浮屠,言語之中全然是浮屠,道路上大多都是僧人,這讓他如何能忍,他便在徐州開始了毆打僧人,焚燒廟宇,言之萬事人事,天豈有命,這些事,自然是引起了笮融的追捕,他又擊殺了數個笮融派出的好手....”
“后來,笮融在郡里做浴佛會...殿下不知,這賊實在可惡,當地郡縣官吏設立救濟所,所分與民眾的物資,都被這賊給奪取了,他言以物獻佛,私吞了這些,騙取百姓的財物,設立這浴佛會...會剛剛開始,諸多僧人正在朗誦經典呢,忽有人詢問道:信浮屠可能長生?”
“笮融聽聞,回道:浮屠之法極妙。”
“他剛剛回答完,狂生就從人群里跳了出來,一刀將笮融梟首,大叫道:讓乃翁看看你的奇妙浮屠法!!”
“他又當眾向浮屠相便溺,搗毀,狂笑不止。”
“他好口才,竟說服了一眾的徐州游俠,大肆的殺害僧人,搗毀廟宇,極為殘暴,這事愈演愈烈,最終才使天子大怒,派人捉拿,這人逃來逃去,竟無法抓捕...吾等前往,在各地盤查,幾經搜捕,才抓住了他...”,司馬懿說著,臉上還是有些疲倦,可以看得出來,抓捕之事并沒有他說的那么輕松。
滿寵冷哼了一聲,說道:“無知賊子罷了。”
這話周瑜就有些不愛聽了,周瑜說道:“此人大才,而笮融作惡多端,死有余辜,如何能說他是賊子呢?我覺得,廷尉應該釋放了他,讓他來東宮,協助殿下!!”,滿寵大怒,說道:“他是何官身,能擅殺人?笮融便是惡人,也當吾等處置,與他何干??他殺人,便是犯了大罪!”
“是啊,笮融之罪,君當處置,笮融為惡這么多年,也不見滿君言語一聲,如何他已經死了,滿君想要處置他了??怎么,要不將他的尸首挖出來,滿君再來一次審判,好讓天下人得知,滿君是何等的正直?!”周瑜冷笑著說道,眼看兩個人要打起來,還是諸葛亮連忙開口,讓兩個人都冷靜下來。
“無論你怎么說,我都會如實的上奏天子!”滿寵說著,轉身離去。
周瑜看著他,冷哼了一聲,說道:“沽名釣譽之徒。”
劉獒有些尷尬,這兩個人,他都很看重,也不知該如何勸說,還是司馬懿說道:“殿下,此人大才,殿下可以去看看他,他如今應該被關在廷尉大牢,我帶殿下去看看如何,殿下只要與此人交談片刻,就能知道此人的不凡之處!”,司馬懿如此說著,連諸葛亮心里都對此人有了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