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探出頭來,看著袁尚方才書寫的內容,卻是哭笑不得。
“延康三年,六月十三日,過新野,侍中令荀彧問:吾府可有密探?或有不軌之意,當以防范。”
一行人總算是趕到了襄陽,還未曾進城,就看到一行人正在等候著,袁尚沒有言語,荀彧卻是皺了皺眉頭,在如此繁忙的時候,若是司馬懿親自來迎接自己,那荀彧就要想想是否該上奏天子,換個人來這里了,正思索著,遠處等候著眾人看到了這一行人,連忙前來。
荀彧皺著眉頭,一旁的袁尚卻只是瞥了他一眼,說道:“稍后,你跟著司馬朗回襄陽,我另有要事,就不跟你走了...”
“嗯??司馬朗??”荀彧瞪大了雙眼,認真的看向了前方,那一行人緩緩靠近,能夠看清面目,走在最前方的,并不是司馬懿,而他領著的,也并不是荊州官吏。
來人乃是司馬朗,他領著一眾家仆,前來迎接,看到了袁尚與荀彧,他連忙朝著兩人行禮拜見,這才笑著說道:“草民司馬朗,因胞弟之囑托,特意前來迎接兩位...荊州忙于運河之事,官吏們抽不開身,刺史與司徒公也是如此,故而,由我來領兩位在襄陽內休歇一日,明日去見司徒公...不知如何?”
袁尚沒有回話,轉過頭,看了看周圍,荀彧強忍著心里的震驚,連忙開口說道:“有勞!”,司馬朗連稱不敢,又看向了袁尚,袁尚瞇著雙眼,說道:“我且還有要事,就不跟君一同回去了..”,司馬朗有些吃驚的說道:“荊州數個地方都在同時開鑿運河,若是沒人引路,只怕...”
荀彧笑著說道:“君不必理會這些,帶著我回襄陽便是了。”
司馬朗無奈的點了點頭,朝著袁尚一拜,這才帶著荀彧離開了這里,看著一行人逐漸消失在眼前,袁尚這才看向了大道的兩旁,大道的兩旁乃是一片耕地,耕地上都是些辛勤勞作的老農,一旁還有妻子,幫著收獲,袁尚看向了他們,正在耕作的老農們扛起了農具,走到了袁尚的面前。
“拜見直指!”
袁尚點了點頭,揮了揮手,一行人便在這些農夫的帶領下,回到了耕地上,坐在一處田埂上,袁尚飲著他們送來的水,低聲問道:“司馬懿有沒有插手軍旅?”
“未曾。”
“曹操呢?”
“未曾。”
荀彧跟著司馬朗回到了襄陽,直接去了司馬朗的私宅,也沒有去刺史府,司馬朗是以私家身份來迎接他,并非是官身,故而,荀彧也沒有在他面前擺出什么架子來,換上了一身儒袍,兩人便聊起經學來,荀彧原先對這位還是有些不大重視的,可是聊起經學來,荀彧卻驚異的發現,此人治學有道,縱在太學,也算是那種佼佼者。
再談論之后,荀彧方才得知,此人竟拿過經學之冠,難怪如此。
兩人言語甚歡,荀彧這才有些疑惑的問道:“聽聞君還有一位胞弟,卻不知與何處?”
司馬朗停頓了片刻,有些尷尬的說道:“他在荊南,做了個縣令。”
“荊南??可那不是...咳咳,我還以為仲達與孔明之間不是很合得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