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吏治,除卻孫權,荀彧沒有讓任何人插手,群臣也只能看著一批一批的官吏更換,卻無法開口,新制的好處之一就是這個,讓那些沒有權力插手的閉嘴,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是個人就要表達一番自己的想法,吹捧某個自家的年輕人,或者打壓一番某個杰出的后生。
當然,對于荀彧的這些安排,廟堂群臣的感受并不深刻,也不覺得這樣大規模的官吏變動能帶來什么大的變化,反而,有不少的大臣上奏廟堂,希望能讓荀彧停止這樣的行為,按著他們所說的,荀彧這樣的行為,不僅是沒有半點的好處,反而是會擾亂當地的局勢,危害新制。
厚德殿里,郭嘉瞇著雙眼,看著這些指責荀彧的奏表,將這些都放在了一旁。
隨后,拿起了筆,開始逐一的答復。
“臣以為荀公之行為,乃是在地方上安插親信,絕不可取!”
“荀令君之任免,乃是經過天子及侍中臺審核方才施行的,是有著政績衡量標準的,我倒是懷疑,你是哪個傻子安插在廟堂里的傻子親信?上奏之前,要多想想,我倒是希望荀彧能夠隨意安排自己的親信,這樣,他就能把你這樣的蠢物給踢出廟堂了!”
“臣以為,地方更換官吏,是會危害到地方穩定的,地方官更換,百姓心里惶恐,對地方不熟,又會引發一系列的事情,所有的官吏都被更換,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我聽聞,愚蠢的人一生才能做到的事情,聰明的人只需要一個月,這次安排的官吏,無疑都是官吏中的翹楚,我相信他們會做的比原先的蠢物更好,另外,既然你這么擔心地方的安危,我這就告知孫仆射一聲,讓你去賀州為穩定地方做貢獻。”
“臣以為,荀公這樣隨意罷免官吏,安排官吏的行為!!定然會讓群臣離心,心生惱怒啊!”
“哦?所以呢?你的意思是你對荀彧的想法不滿,故而要謀反麼?好的,稍后袁尚會找你談話的。”
看著郭嘉下筆如風,迅速的回復著一批又一批的奏表,劉熙坐在胡椅上,很是愜意,他注意到了郭嘉那有些猙獰的表情,不由得問道:“郭令君?不是發生了什么大事罷?”
“陛下,不必擔心,是一些親信被撤職的蠢物,在這里想要挑撥陛下與荀彧的關系呢!交予我便好了。”
劉熙點了點頭。
很快的,郭嘉便回復了諸多的奏表,起身,舒展了一番身子,又坐了下來,立刻就有官吏上前,拿走了這些奏表,郭嘉顯得有些疲憊,揉了揉額頭,方才問道:“陛下,你為何不讓我對荀彧找到的那些官吏進行審核呢?荀彧雖忠心,可也不見得他找到的全部都是他那般的啊...”
劉熙搖著頭,說道:“朕信任荀令君,他既然放心的舉薦這些人,定是有他的道理,延康十年大策,已經要過去一年了,朕希望這些能人早些到達地方上,十年大策,定要讓大漢存下足夠的力量...”
郭嘉點點頭,又說道:“我聽聞,孫權近日內大病了一場,勞累所致,太尉公險些就去闖荀府了,好在被曹司徒所攔下,荀彧這廝,也頗有些昔日曹司徒的風范了..陛下或許該勸一勸他,若是他倒下了,陛下可就找不到這么好的尚書令了...”
“哈哈哈,沒想到,郭令君竟如此的擔心荀公,看來,說你們兩人不和的傳聞,是不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