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
“雍國公府二房的公子蔣勛,今年十九歲,文韜武略,樣樣出眾,還長了副好相貌,如今正在御林軍任職,是個不錯的人選。
禮部尚書傅大人的嫡孫,年方二十,去年剛中了進士,長得也是儀表堂堂,尚未娶親。
剩下的還有楊家,方家……”
楊氏很快整理思緒,將自己所知道的各家兒郎的信息一一告訴了周貴妃。
在她所知道的眾兒郎中,條件最好的當是花家的二郎君。
只是花家兒郎一向不尚公主,加上又剛出了個太子妃,她就沒把這個人說出來。
“有勞弟妹。”
“娘娘言重了。”
送走楊氏,周貴妃便在心里琢磨開了。
楊氏說的這幾個人選,各有各的優勢,若按她的心意,自然希望與方家或者蔣家結親。
確切來說,她最意屬的人家是方家。
雖說蔣家和方家都是在軍中掌有實權的重臣,但蔣家握有實權的人是雍國公。
蔣家二房早與國公府分了家,論軍中影響力,那是拍馬也比不上方家。
現在她這一系中,文官的勢力足夠了,可武將這一塊卻比太子那邊弱了太多。
若能和方家結成親家,讓他們倒向自己這一方,勝面就會大大增強。
只是不知陛下的心思如何,若他不想自己這一系坐大,她卻選了個手握重兵的家族來給康樂當駙馬,親事能不能成兩說,只怕還沒開始,就會得罪陛下。
她不確定皇帝那通怒火是單純的遷怒,還是真的惡了康樂和自己。
罷了,先找個機會探探陛下的口風,再作打算,向來講究謀定而后動的周貴妃沒有急著行動。
她一連過了三日,才找了個機會去給陛下送湯,原本還擔心被皇帝轟出來。
沒想到皇帝默不作聲的讓她進去了,還默默的將湯給喝了。
喝完湯之后,嘉和帝清了清爽子:“康樂這幾天在干什么?”
“回陛下,康樂這幾天老老實實呆在紫云宮抄書磨性子。”周貴妃答道。
“她確實需要磨磨性子,太浮躁了,你給她尋駙馬的事怎么樣了?可有發適的人選?”
“回陛下,臣妾正在為這個事發愁,康樂的性子確實是嬌慣了些,找高了,怕人家不樂意,找低了,康樂是臣妾唯一的女兒,臣妾實在不愿……”周貴妃瞄了皇帝一眼,小心翼翼的回答。
“你不用這么束手束腳,康樂不管怎么說都是公主,還是你生的公主,身份擺在這里。
若是駙馬的身份太差,不僅是委屈她,你我臉上也沒有光彩。
你盡管去挑,挑到合適順意的就告訴朕,朕來賜婚。
哦,對了,為了確保康樂嫁人之后,日子能過得和順些,在確定人選之前,你最好先征得對方家長的同意,再想法子讓這兩個孩子見上一面。
只有彼此有情,公婆喜愛,這日子才能得過順遂和美。”
嘉和帝說完,不知想到什么,又叮囑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