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碳排放稅施行,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也就沒有能力進行能源結構調整,那么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沒有任何意義,一個碳稅企業沒利潤了,活不下去那么低端產業就保不住,就更別說起來了。
換言之,現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想要學兔子以前的路子行不通了,碳排放稅已經把這條路給徹底堵死。
因為這輛“車”的承載力有限,以當下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舒適生活,頂了天20億人口左右,而大中華區一家伙上車就是進14億。
從去年開始至今,貿yi戰打了這么久,阿美幾乎把各種手段都招呼上了,發現還是擋不住,暗地里也不得不開始接受現實。
這么大塊頭擠進來雖然非常難受,也超載了,但舒適的日子還是能過的,因為這一次的能源革命可以降低成本,加上信息化技術的發展,5G、AI等技術還能挖掘一部分生產力,換言之還能增加一批人口過好日子,所以還是能承受的。
但真的不能再多了!
后面的人想要繼續上車,就意味著車上的人要被踢下去,車上的人那當然不愿意了,所以肯定是直接把車門焊死,不讓后面的人上車。
內卷的世界,存量的博弈就是這么殘酷。
生產力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革命性的技術沒有得到突破之前,只能卷起了再說。
全世界都知道,工業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自強的唯一道路,可架不住這個存量世界越來越卷。
如果說碳稅大棒讓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斷了想要依靠廉價勞力和低利潤這條路,那么全球最低稅率15%這一舉措則是讓其無法產業升級做高利潤的產品,也就是堵死了想要利用低稅率優勢來發展工業化這條路。
低利潤、低稅率兩條路同時堵死!
所謂的全球最低稅率15%原則,即必須是在境外有業務的公司,在全球營業額超過7.5億歐元的企業利潤超過10%的,如果滿足該條件,該企業在某個國家或地區有業務,但這個地方的企業稅率只有10%,那么,該企業的母國將會對其加征5%的稅額來彌補全球最低企業稅的差額。
現在全球的大型跨國巨頭集團都喜歡把總部搬到低稅率地區,什么開漫群島、百慕大之類的,一旦這個最低稅率原則鋪開,那么大量的跨國巨頭將從低稅率地區搬出并回歸自己的母國,這對于那些所謂的避稅天堂地區也會形成巨大沖擊。
總而言之,這兩招一旦祭出,基本上是徹底焊死車門的節奏,沒在車上的,真的就再也沒機會上車了。
這個最低稅率原則對于國內的一些承擔產業升級的企業影響也不大,諸如芯片行業所在的企業有很大力度的稅收優惠,但這些企業的業務都是在大中華區,海外營收可以忽略,這些企業的稅率雖然低于15%,但也不會受到實質性的影響。
大中華區龐大的市場規模是一大優勢,更是底氣,這些企業靠著國內市場就能成長起來,能把業內同行的外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搶了基本就是行業頂尖,不做到頂尖也搶不過市場份額來,所以不需要依賴全球市場,這是非常關鍵的。
值得一提的是,最低稅率原則對于天盛資本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公司注冊地可不是什么離岸的島,注冊地就在寧州,而且繳納的稅率可是遠超15%全球最低稅率標準。
……
喜歡重生之金融巨頭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生之金融巨頭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