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看著藍圖上新能源汽車的各大細分行業的企業不由自主的說:“這下可是有的忙活了!”
陸鳴笑道:“把這些企業拿下,綁在同一架戰車上,組成‘天盛系’的新能源陣容,這些企業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未來都有成為各自所屬細分行業龍頭的潛質,天盛資本的新能源車戰略生態故事就從擺平這些企業開始講起!”
高華看著圖紙自言自語的說:“我算是理解董事長闡述的,天盛講這個故事是什么都做,又什么都不做……”
說什么做,是因為天盛資本投資全產業鏈,成為他們的大股東,當然陸鳴網羅的都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要么當下就已經是龍頭,要么未來會成長為龍頭,朋友圈都是清一色的“龍”,垃圾雜毛沒資格進“天盛系”的朋友圈,雜毛存在的意義是為了避開反壟斷。
說什么都不做,是因為天盛資本做戰略投資,成為他們的大股東但不會重組公司管理層,給他們提供最穩定的資本市場的融資通道,這種頗具“無為”的格局看似天盛不干涉他們的運營,實際上有一個更大的無形的力量約束著他們。
等于是陸鳴直接畫了個圈,就是天盛系的這個圈,各大細分行業公司的最大的潛在客戶都在這個圈里面。
當然,陸鳴也有保底手段,戰略投資就不是財務投資了,成為大股東得拿到34%以上的股權,因為上面的公司未來基本上都會在大A上市,也都是同股同權的,拿到34%的股權就意味著有一票否決權,不謀求董事會控制權,有重大事項表決的一票否決權配合整個生態系統的無形力量的約束。
完全夠了!
這就是新能源車行業版本的國際半導體產業鏈模式,通過資本手段進行整合,把上中下游全部打通,就能形成一個“天盛系”的新能源車閉環生態圈。
此時此刻的高華正在看著藍圖上產業上中下游各細分領域所屬的企業,都是當下或未來的龍頭公司。
安氏股份:有鋰礦,有礦就是豪橫,何況是老丈人的公司,照拂下;
贛豐鋰業:領先的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生產商,全球第三大鋰業龍頭;
易緯鋰能:全球第三、國內第一鋰原龍頭;
天啟鋰業:擁有全球最優質鋰礦和鹽湖的行業龍頭;
寒瑞鈷業:國內鈷粉龍頭;
方達炭素:國內石墨烯電極龍頭;
天馳材料:國內電解液龍頭;
仲國寶安:國內電池正負極材料的龍頭;
丹升科技:國內鋰電正極材料龍頭;
普態萊:國內鋰電負極材料龍頭;
得芳納米:國內磷酸鐵鋰材料的市場占有率第一;
蒽杰股份:全球濕法隔膜龍頭,產能規模全球第一;
柯大利:全球鋰電結構件龍頭;
寧得時代:全球動力電池龍頭;
匯創技術:電機控制器和變頻器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