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的見識從小到大就局限于鳳鳴國中,也只在廢土和紅月界的“修行”里見到過一些奇異。
而后者,雖然實力強一些。
但論起見識,也不比如月更多。
它畢竟是在萬獸宗中出生長大的,甚至連妖怪們聚集的北境大地,都沒有親眼見過。
眼前這墨霜山,確實是出人預料。
“看前面。”
馬提書悠然的聲音,在老江耳邊響起。
江夏抬起頭,看向眼前千萬流光聚集之處,同樣是在升騰的云海之中,依稀能看到高山的影子。
老江左眼的瞳孔縮放幾次,看的更真切,一層層云霧,正從云海山脈中剝離,就像是貴婦人褪去衣裳。
而眼前界面上的能量讀數也在飆升。
很快就突破了芯片探測器能檢定的極限,讓能量讀數產生紊亂,變成了一串不斷跳動的亂碼。
而眼前那景象,就像是隱藏在無邊云海中的一頭巨獸。
但也像極了一座浮島。
一座載著一塊小山脈的浮島。
就懸停在云海覆蓋的火山口上,影影幢幢的下方山石,應該和這個巨大的火山口是連接在一起的。
就像是個頭重腳輕的大傘菇一樣。
但但凡智商比腳高的人都知道。
無論在哪個世界,都不可能天然形成這樣古怪的地形。
周遭的凡人們看不到云海中的異象。
但他們已被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一些修士試圖御風飛起,跨越懸崖,但剛起步,就被無形之力,死死壓在地上。
在其他地方,也有些人在交頭接耳。
顯然,發現了墨霜山異象的,并不只是三雀子一人。
這也說明,人群中還藏著其他厲害而低調的修士。
“本修這些年,在閑暇時,也走過鳳鳴國四周數千里之地,還曾深入南荒大莽林中游歷,曾試圖探明地脈走向。
我那三雀山,就是在游歷地脈走向時意外發現的小洞天福地。”
馬提書這會也不裝了。
他懷中托著拂塵,今日身上穿的灰色道衣在風中搖擺,帶著那一縷修繕極好的長須,頗有仙風道骨的味道。
這三雀山的掌門捻著胡須,眺望著眼前開始消散的云海。
以及其中漸漸現身的龐然大物。
他帶著敬畏與感嘆的語氣說:
“以本修多年游歷,又尋訪南荒高人,才知這鳳鳴國連同周遭十幾個小國,之所以盛產礦物。
皆因萬年前,此地存在過‘地覆火海’的洪荒異象。
那是真正的天地偉力,為這片大地深處,塑出無盡礦藏。
但不管本修怎么找,卻始終都找不到當年地覆火海異象存在的源頭,且本修還有疑惑,既然萬年前有如此異象,那殘留于本地的靈氣就該帶著五行之火才對。
然,這數百年來,本地生靈卻多有木靈根或者水靈根。
這根本不合常理。
原以為這種怪異,是受南荒大澤地脈靈氣的影響,但直到今日,卻才知道并非如此。”
馬提書停了停。
有些向往,又有些遺憾的說:
“是眼前這座仙山,鎮壓住了地脈火氣,又有大能,把那暴戾的火靈氣,化作更溫和的水木靈氣,讓它得以和南荒地脈靈氣相融。
不至于水火木三行相克,引得生靈涂炭。
也難怪本修當年就有疑惑。
咱們這鳳鳴國雖然靠近東土大地脈節點。
但地勢過高,距離地脈靈樞太遠,就以它周遭大地靈氣稀薄的樣子,哪里能誕生出墨霜山這樣靈氣滿溢的仙山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