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中震撼,感覺頭皮發麻。
似乎一本書中闡述盡了天地大道,無盡至理都在其中。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謝文淵完全沒有夸張,反而是大大低估了。
謝文淵撫須而笑,他也不在意,從懷中掏出一本《易經》自顧看了起來。
他發現每讀一次《易經》,自己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只感覺這《易經》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恐怕再給他百年時間,他也不敢說自己能夠完全領悟。
“真不知道明親王是如何寫出這本經書的,他本人的智慧又是何等的深不可測。”
……
里面寂靜無聲,外面卻逐漸喧嘩了起來。
數百上千名舉人面面相覷,這是搞什么情況,為什么里面一點動靜也沒有傳出來,這都過去一個時辰了。
“怎么回事,里面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應該啊,這么多大儒舉行文會,不應該是名篇不絕么?”
“急死人了,里面到底怎么了?”
“問問里面的人,里面究竟是這么回事。”
……
眾人議論紛紛,很快一個春秋學院的老師走了出來,高聲說道:“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謝宗師他們正在看明親王新寫的一本經書,無心他顧,因此才沒有任何動靜。請大家安靜等待,等謝宗師他們讀完了經書,自然就有動靜了。”
“什么,明親王新寫的經書!”
“好大的口氣,竟然用‘經’來命名!”
“這怎么就口氣大了,明親王乃是當世文圣,他寫的書就應該用‘經’,你有意見?”
“真想拜讀這本經書,急死人了。”
……
時間流逝,又是一個時辰。
一本《易經》,大家終于陸陸續續地看完了。
他們抬頭,眼神震撼。
“此乃天人之書,大道源流,萬經之首!”
“我等何等有幸,竟然能夠看到這樣的經書。”
“明親王仁德無雙,竟然愿意把此等經書公開給我們看。”
“天不生楊易,文道萬古如長夜。”
……
眾人紛紛驚呼,很多老儒甚至熱淚盈眶了,這是對道的追求。
在他們看來,什么《太上丹經》,什么大禪寺三卷經書,與《易經》比起來就都差了許多了,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大道。
謝文淵撫須而笑:“諸位,老朽沒有騙你們吧。這《易經》太過深奧,單憑我們一己之力,鉆研起來實在是有些吃力。老朽希望日后我們可以定期交流各自心得,你們覺得如何?”
“正當如此,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哎,如果是能夠請到明親王為我們講經就好了,這本書是他寫的,聽到講經,肯定比我等鉆研要快上無數倍。”
“明親王日理萬機,恐怕抽不出什么時間為我們講經。”
“明親王愿意公開《易經》,我們能夠有幸讀到,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那里還敢奢求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