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漫天冰雪已經在開始融化,要不了多久萬物都將吐露新芽引來復蘇。
之前的一年對云景來說似乎顯得格外漫長,外出游學一趟,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不過對于整個人生來說,那些遭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年祭這天,云景一家都換上了新衣服,辭舊迎新嘛,肯定是要穿喜慶點的。
爺爺云林在殺雞宰羊,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在這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里,自然是要奢侈一把的,遙想當初的日子,云林內心唏噓不已,曾經的年祭別說殺雞宰羊,能有兩樣葷菜就不錯了,但那時候沒有辦法,家家戶戶窮,總歸苦日子都過去了。
甚至云林還清晰的記得,當年有一段時間,家里一斤采油要吃一年呢,如今想想,都不知道是如何熬過來的。
明明每個人都很勤勞,可當初為何日子越過越窮?什么原理云林至今都沒有琢磨清楚。
娘親江素素和小姨江小惜在廚房張羅飯菜,順便說些女兒家的體己話。
江小惜獨自一個人生活,也沒個其他親人,怎能讓她一個人孤零零的,這個節日自然是要在云景家過的,多一個人也能熱鬧一些。
至于云冬和云夕,早就不知道跑村里哪兒玩兒去了,正是愛玩的年紀,再如何懂事,這個節日也得放松一下。
反正這一天整個小溪村上空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不管之前的日子如何,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忘卻了煩惱,開開心心的過個年……
云山在掛燈籠,大紅燈籠,也就倆燈籠而已,云景實在不理解自己老爹為啥要掛那么長時間,掛上去,瞧了瞧,調整一下,如此往復,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住過。
其實云景真不理解云山的心情,倆大紅燈籠掛門口,這昭示著這個家的后輩有兩個男丁,燈籠除了裝飾外,也在向外界傳遞這樣的信號。
云景家,從他爹云山那輩往上數,幾代都是單傳,如今在他云山這兒可謂開枝散葉了,能不可勁顯擺嘛,當然,顯擺的對象是祖先,你們看到了沒,家里有倆男娃呢,這個家越發紅火壯大了。
咧嘴看著倆大紅燈籠,云山心頭在琢磨,自己倆兒子,以后老大老二都多生幾個,到時候家里外面掛一排燈籠,看著都喜慶……
實際上燈籠的主要目的還是裝飾,向外傳遞家庭男丁信息只是小地方的風俗罷了,畢竟有時候家里沒男丁,亦或者男丁是基數的情況下,這咋掛?掛單個的也不對稱啊……
所以這種問題沒必要糾結,自己開心就好。
云景則是在院子里擺了張桌子,持筆在剪裁好的紅紙上寫對子,這玩意貼在門上喜慶。
這個世界也有貼對聯習俗的,并非云景首創,曾經家里窮,紙很貴,而且整個村子幾乎沒人識字,這種事情自然是能省就省了,如今嘛,條件允許了,自然是要操作起來的。
當然,即使曾經所有人都窮的時候,村里總有相對殷實的人家,他們自己不會寫對子,也會花錢去鎮上買來張貼,一來喜慶,再一個,向村民們表達自己家的日子過得不錯。
小門小戶的,實際上心眼也蠻多,但這種心眼并沒有惡意,無關人性的善惡。
云景的字自是沒得說,畢竟用他師父的標準,也已經早就能勉強見人了,寫好的對聯比鎮上專門買這個的都好看。
“爹,別看燈籠啦,再看也看不出一朵花兒來,幫忙把對子張貼一下唄”,云景寫好一副對子后看向門口還在看燈籠的云山道。
云山這才意猶未盡的走過去說:“來了來了,催什么催,到底你是爹還是我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