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給李承乾推脫了上課任務的,只是沒有全部推了,李承乾時不時的還要到弘文館上課的。
說到大唐中央現在的學館,有國子監,弘文館和崇文館。三個學府的招生教育對象是不同的。
國子監分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前三個主要以讀經通才教育為主,后三個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以專門的技藝為主。其招收學生的范圍也相對的大一些,就是優秀的庶民子弟也有機會進入其中學習。
相比國子監,弘文館規模就要小的多了,只有幾十人的名額,都是皇家子弟或者高官顯貴家中愛讀書的孩子。而東宮的崇文館更都只是陪太子讀書的。
現在崇文館只留一個德高望重的李綱在這里主持,其他人都不再在這里教授學問,而成了在東宮任職的官員了,也就相當于給了李承乾自由發揮的時間空間。
“太子繼續吧!”吩咐完職位調動的李世民道。
“啊?還寫?”李承乾趕緊裝累商量道:“父親,好文章也不能一下就拿出來的啊,再說孩兒今天已經寫了不少字了,手腕都酸了,要不咱們明天再寫?”
現在年齡不大,該裝熊就裝熊,寫字還真不是個輕松的事。
“是啊陛下,承乾畢竟還是個少年,不易太過勞累。就讓他休息一下,明天寫出送過來也就是了。”長孫皇后也是心疼兒子道。
“才寫兩千個字就喊累,我看這小子就是需要好好鍛煉了。”雖然這么說,可是李世民也沒有再要求。
其他外臣見沒有文章可以欣賞了,也都告退了,這里畢竟是皇家地盤,他們不好停留太久。
剛登基不久,事情錯綜復雜,李世民也是忙的很,沒有多少時間在這浪費。等東宮的這些教授走了之后,他也準備前往太極殿處理政務。不過臨走之時,留下一句話:“從明日起,準時參加早朝旁聽政務!”
李承乾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過來攤牌就是為了減少一些課程,好讓自己有時間搞些日常用品出來,改善一下生活質量的。這要是每天上朝,早早的就要起床,那還不如原來呢。
要知道現在這個時期可是基本每天都要早朝的,要等好幾年后大唐穩定后,才改為三日一朝的。
只是李世民沒有給他反對的機會,說完直接就走了,只留下李承乾在這瞪著眼發懵。
“娘親,孩兒現在還小,這時就上朝是不是有些太早了?”李承乾打算在掙扎一下,從長孫這里尋求一下幫助。
“都十一歲了,已經不小了,早點熟悉政事也是好的。你不是說在夢中完整的生活了三十年么,也就是說你的思維已經是成年人的了,正好可以給你父皇分憂!”長孫道。
在這個事情上她和李世民的想法是一樣的。既然有才華,那就要全力培養。
“唉!”李承乾嘆了一口氣道:“兒臣告退!”
這可和他想的不一樣啊!好像任務沒有減輕,反而還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