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人才濟濟。
不過即便這樣王象坤也沒屈服……
可以理解。
世家嘛!
還不都是這個樣子。
所謂亂世宗族宜分,更準確說要多頭下注,切忌不能押寶一家,作為世家一定要分開下注,王之垣是舉義的首領,并不妨礙王象坤是負隅頑抗的,同樣王象晉加入孔孟騎士團,并不妨礙王象乾等人繼續忠于萬歷。這樣最后無論哪方獲勝了,王家都依然是世家,這種兩頭下注的都是常規操作,三頭四頭下注的都毫不稀罕。
要不然怎么世家一直都是世家呢,人家早就已經在幾千年里,一次次亂世中研究出了因對之策。
不過他也沒真正抵抗。
濟南。
德王府。
楊豐手持孔孟騎士團的大旗,傲然站在烈烈風中,對著前方洞開的王府城門。
好吧,他已經進城了,至于王象坤還有逃到這里的邢從言,已經在他到達前逃離濟南。
準確說是被濟南的忠臣義士們逐出濟南。
以辭官在家的陜西兵備道趙世卿為首的本地士紳,起兵驅逐王象坤等人,后者沒有抵抗,直接帶著部分不愿意參與的山東官員撤出濟南,南下前往兗州府準備討伐這些亂黨,不過實際上他們還得繼續逃跑,因為就在楊豐到達濟南前兗州士紳也已經響應議事會舉義。
總之他們繼續逃跑吧!
反正還有邢玠在歸德,大不了逃往歸德。
而趙世卿被本地鄉賢會推舉為濟南知府,然后面對趕到的孔孟騎士團,直接打開了城門歡迎。
至于現在……
當然是請德王出山啦!
背鍋俠必須得有!
“你們放開我,你們放開我,你們莫要再害我了……”
然后不出意外的哭嚎聲在王府的城門里面響起,緊接著大批護教騎士們架著同樣被禁足的德王走出,可憐的德王這已經是第二次面對這種場面了,上次他也是被這樣逼著起兵,然后緊接著又被當替罪羊賣了,這才過了三年,這些混蛋居然又來了!
他算什么?
專業背鍋俠嗎?
楊豐把大旗往地上一插。
“恭迎大王!”
他一臉莊嚴的行禮。
“恭迎大王!”
他周圍無數官員士紳護教騎士們全部躬身行禮、
對面被架出來的德王看著這場面,哭得就像淚人一般,知道無法逃過一劫的他就那么哭著站在那里,任憑那些護教騎士給他套上龍袍,很快大明德王殿下又閃亮登場,再次成為山東士紳們的背鍋俠。而且這時候兗州士紳肯定也已經把魯王重新揪出來,所以現在山東士紳已經有了三個背鍋俠,不得不說這時候藩王的價值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