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好這幾個人,張長吉和胡昭玲進了屋,老張也跟著進來了,他實在是無法面對門口那幾雙眼睛。
“代養?你是說學某氏的做法?”
胡昭玲在手機上打的正是代養兩個字,張長吉一聽就明白了,就是不明白胡昭玲為什么要用這種辦法?
同樣是將小豬交給這些老人,賒欠和代養有什么區別?
“對,賒欠表示小豬所有權已經屬于他們,留下的是債務;代養小豬的所有權還屬于我們,我們可以按合同收回,這樣后續出問題,處理起來也容易一點,我們的風險也低一點。”
張長吉摸了摸下巴:“你也清楚,風險是依然存在的!”
胡昭玲苦笑:“咱們都不是那種能狠下心的人,這五六個人,就算有個別那種特別惡劣的人,咱們也不至于吃多大虧,能幫到另外幾個,就算做好事了。”
張長吉摸了摸她的頭,調笑道:“果然還是那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就按你說的來,你出去陪他們聊聊,看他們的具體想法,我來擬定合同。”
兩人分工合作。
胡昭玲也沒有拿出她銷冠砍價的本領,而是在仔細核算過成本的基礎上,盡量最大讓利給他們,最后跟他們商定的是每頭豬銷售金額,扣除小豬價錢之后,兩家按三七比例分成。
張家拿三,養戶拿七。這樣就可以保證即使有一兩戶毀約,張家也不至于虧了小豬錢。
雖然比別人拿現金買豬要多付出一些代價,但這是必然的。農村可沒有秘密,如果他們能直接賒到豬崽,那些拿現金買的肯定會心里不平衡,以后賣豬會有更多麻煩等著他們。
雖然沒有直接賒給他們,但想著養上幾個月,自己就能收入幾千塊,幾位老人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老張也從屋里出來,給他們遞煙,添茶。
送走了這幾位老人,張長吉算是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的節目就是數錢了。
“214000塊!”
這是今天的收獲,誰家里還沒個鄰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明天就會有更多的人從鄰村趕過來,
晚上張長吉老媽大顯身手,整了滿滿一桌子菜,老張和大伯喝得滿臉紅光,擔驚受怕快一年,今天終于看到了回頭錢,而且現在形勢大好,家中幾位長輩算是放下心來。
第二天一早,等在家里的張長吉沒有等到顧客,卻等來了兩位干部模樣的人。
“這是咱們村的趙書記的車,坐后面的我不認識,估計是鄉里的。”
老張看到來客在門口停車,趕緊跟張長吉提示。
“老張,在家呢,這是鄉里的李主任和鄒副主任,今天過來你家看看。”
老張迎了上去,跟三位干部握手,遞煙,將他們領入屋內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