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沐小小示意遲煜提一提樊城的事兒。
果然沐廷山和李氏都極為喜愛這個女婿,遲煜說什么他們都是“好、好、好”的應著,李氏還說讓那樊小子盡快找媒婆來提親。
……
新歲節之后,沐馨蕓和樊城的婚事定了下來,而且沐廷山對這個樊城還有幾分滿意,說是只要樊城武舉能有名次,那么他愿意幫著運作。
如此一來樊城留京的事情,也算是定下了七七八八。
話分兩頭,新歲節剛過沐小小就收到了二舅舅的信,除了一如既往地送上各種江南時興的物件之外,還附上了沐小小讓他幫著打聽的事情。
那位叫孟蟾光的作者自稱孟慶,山東人氏,是個落拓書生,而最令沐小小在意的有兩點。
一是這位孟書生的腳有殘疾,他自己說是小時候不小心摔壞的,但是沐小小一聽這肯定是假話,若真是小時候摔斷的還留下了殘疾,那他的秀才功名是萬萬不可能考下來的。
武朝跟沐小小知道的歷史上那些朝代在這方面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身有殘疾或是面容有礙觀瞻者,是很難參加這些考試的。
第二點則是,康適隨信附上了一副孟書生的畫像,從筆法上來看,一定是大家所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孟書生的容貌特點,只是沐小小看著竟然覺得有些許眼熟。
直到翠晴過來給沐小小換茶,看到桌上的畫像問道:“大小姐,這哪兒來的趙花農的老年畫像啊?”
沐小小才恍然大悟,是了,這孟書生居然跟趙花農的眉眼間有些許神似。
難道,趙花農是孟書生的兒子?是那《鴛鴦佩》里被送人的嬰孩?那李氏……李氏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她就是那話本里的小姐。
細細回想起來,沐小小記得周媽媽曾說過,李氏原本在康大小姐去世四年后就要進門的,后來說是李氏的祖母舍不得這個孫女,才多留了大半年。
興許并不是祖母舍不得孫女,而是因為李氏未婚產子,需要時間恢復身體。
沐小小越想越覺得就是這么回事,而李氏一開始對沐廷山的不上心,就是因為她心里惦記著那位孟書生,直到聽說孟書生死了這才作罷。
而孟書生死了這個消息,很顯然是李氏的家里人編造的,為的就是要讓李氏死心。
翻閱了一下沐璟妍的記憶,沐小小發現從李氏進門第三年開始,她逐漸對沐廷山的心態發生了轉變,而那一年李氏的弟弟曾來過府里,說是送東西給李氏。
當時因為蠻族進犯武朝邊關,老威遠伯和她爹沐廷山都耗在兵部,每天都是李氏讓小廝裝了飯菜送去,然后再將食盒拿回來,一連這樣持續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
李氏的弟弟就是那會兒來的府里,而且似乎還騷擾了李氏身邊的丫鬟。
聽說李氏出嫁前她這個弟弟就喜歡這個名為春曉的丫頭,但是李氏恨她這些兄弟,自然不會將丫鬟送給他。
沒想到都到了伯府,她這個弟弟還是不安分,當時春曉已經是沐廷山的通房丫頭了。似乎是李二爺趁著李氏不在院中,將春曉給堵在了房里,幸好李氏回來的及時,否則春曉這丫頭怕是要一根白綾上吊了。
等等,春曉似乎沒多久就被李氏提拔成了姨娘。
春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