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上的三叔江楊聽聞大哥回來,已經是下午的事了。
他當即讓手下的伙計守著雜貨鋪,自個兒往集市割了肉,匆匆往家里趕。
不想回家的路上,沒碰著往鎮子上去的大哥大嫂,錯過了。
回到村中,聽到大家都在討論大哥江松,褒貶不一,他有些疑惑。
他剛將肉放在廚房,正想找人問個究竟,便被自個兒媳婦兒李氏扯到了屋里。
“你過來,我有事兒跟你說。”李氏面色不愉。
江楊更加疑惑了,大哥出門一趟回來,本是歡聚的時刻,媳婦兒怎么一臉誰欠了她兩萬兩的樣子?
“啥事啊,惹得我寶貝兒不開心。”江楊對著自個兒媳婦講起情話來,毫無心理壓力。
李氏臉色一紅,啐了口,才將面色轉為正經:“楊哥,我跟你說個事兒。”
隨后,便將早些時候,江松幫村中人捎帶不少茶葉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江楊越聽,神情越是一言難盡,最后,他不禁對自己發出了靈魂的拷問:“難道大哥不知道,這樣做會斷了自己的財路嗎?”
“哼,誰知道呢?”李氏一臉不爽,“又不是不知道自個兒家什么情況,這個家,若不是有我們雜貨鋪撐著,早就去喝西北風了,如今你看大哥,做的什么糊涂事?”
三個兄弟中,江楊與江松感情最為要好,雖然她覺得大哥做的這事情有點糊涂,可看媳婦兒意見如此大,還是有些不好受,遂幫大哥說了幾句好話。
誰知不說還好,李氏一聽他辯解,登時便紅了眼眶:“我是愛你,才愿意跟著你吃糠咽菜,你看我嫁給你這兩年,過的是什么日子?”
江楊一聽,心中也滿是愧疚。
李氏并非鄉下人,是鎮子上的姑娘,家境殷實。
江楊原本便是在他們家的雜貨鋪做的伙計,因為長相英俊,加上靈活嘴甜,被來過幾次雜貨鋪的李氏瞧上。
原本李父是不贊同的,說江楊一家子會拖累他們,但李氏不信邪,說江楊能力強,這些都不是事兒。
最后李父拗不過女兒,也就將雜貨鋪當了陪嫁,好讓女兒過得滋潤些。
事實證明,李父是對的。
即便有這個鋪子打底,卻也頂不住一大家子十來口人張嘴等著吃喝。
此時江楊左右為難,說自家人不好他不想,可媳婦兒又說得對,他只得漲紅了臉,絞盡腦汁想安慰李氏,然而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放出個屁來。
誰知李氏壓根不想聽他辯解,只一個勁兒的倒苦水:“原本憑著我們的雜貨鋪,雖不說能天天大魚大肉,但三五天吃一次肉,也是夠夠的了,可如今……嗚嗚嗚……可憐了我們那一歲大的娃兒,吃不到足夠的奶水,也跟著吃糠咽菜……我可憐的孩子啊,嗚嗚嗚……。”
江楊一臉無措,只得耐心哄勸。
誰知哄了大半天,李氏依舊只是哭。
原本江楊也不是個笨的,這會子也醒過味兒來了,捧起了李氏的臉,,小心翼翼的問道:“媳婦兒,你是不是有什么話想跟我說?”
聞言,一直抽抽搭搭的李氏總算是抬起了頭,雙眼異常的明亮,語出驚人:“我們分家吧。”
……
……
……
接回來的針線任務早上便完成得差不多了,下午錢氏打包好了所有成衣手帕子,便讓江松趕著騾車,往鎮子上去。
江若暖與姐姐沒有閑著,往山里來打柴。
冬日要用到的柴河很多,故而后山山腳能用的柴河,早就被村民蒿得差不多了。
姐妹兩不是獵虎,也不敢太深入山中,加之前幾天下雨,山路濕滑,兩人只在靠外的山邊緣徘徊,砍一些還有生機的灌木,往背簍一塞。
這些灌木放在屋外風干個幾天,又是引火燒火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