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問,王建說不知道,說應該不錯吧。
于是她讓兒子去打聽,過了段時間,她問了王建第二次,可王建卻說江梨兒還沒有發第一個月的工錢,不穩定的,還不清楚。
第三次她再問,王建卻說他忘了。
再后來,因為王建與江梨兒工作都比較忙,見面次數少,王建最近回家也少,鄭氏就一直沒打聽出來……
這會子聽這村婦提起,想必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只不過她是個好面子的人,她這個準婆母都不清楚,反而卻讓外人來告知她,豈不是很沒面子?
故而便故作高深。
那嬸子聽她這么說,也以為她知道的,只不過低調些而已。
“鄭氏你這張嘴可是捂得夠嚴實的。”嬸子嗔了一句,道,“每個月都有大幾兩呢。”
周圍婦人一聽,登時嘩然。
“這不可能吧?”有個婦人驚呼,“我們家可要花個兩年才能攢下這些銀錢呢。”
那個大娘也不信,問鄭氏道:“這是真的嗎?”
“具體的我不是很清楚。”鄭氏微笑,答案有些模棱兩可,“不過聽我兒子說,待遇是可以的。”
她這一副樣子,哪里是不知道的樣子,只是不想在眾人面前炫耀而已。
所有人都這么想。
“你說話也太謙虛了吧?什么叫還可以,這叫頂好的了!”那個嬸子翻了個白眼,有些不滿的嘟囔。
她覺得鄭氏在裝。
“是啊,你家三郎可真是取了個好媳婦,命可真好……不對,是你的命更好。”
“可不是嗎,現下家中的兩個兒媳婦性子溫順,干活又勤快,你壓根都不用做事情,就等著享清福呢。”
“日后你家四郎若是能考上功名,你可就是官老爺的母親,官老夫人了!”
眾人嘰里呱啦的數著王母命好的種種,羨慕的同時,還夾雜著隱隱的酸意。
聽著眾人的吹捧,鄭氏微笑不語。
她生得一雙好看的大眼睛,即便如今年歲上來了,眼睛也依舊好看,笑起來也好看。
翻白眼的那嬸子有點看不過王母這副作態,心中涌起陣陣嫉妒。
調整了好一會子情緒,她扯出一個笑容:“不過這按提成拿工錢的,也不太穩定,有時候能拿大幾兩,有時候就只能拿小幾兩而已了,有時候若一件賣不出去,那就一個子兒都沒有,也是愁人。”
“這話的確是的,我侄女就在縣城中住著,上次來串門,就有說過,縫紉機出現以后,江氏的生意就清淡了許多,其他店鋪一下子也人多了起來,各家店鋪都鉚足了勁的搞活動,出新款,好不熱鬧。”
“哦,那就有點玄了,鄭氏,你知道這事情不?”有個婦人問道。
“生意這種東西,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收入不穩定,也不奇怪的,習慣就好。”鄭氏笑道。
見她總是一幅寵辱不驚的樣子,翻白眼的嬸子有點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