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野獸撕咬造成的斷面是否存在被咬前就斷裂的可能,脖子因腐爛一眼看不出受傷情況,還得層層剝開,一點點探尋。
滄岄驗尸的時候,云千春已安排人員去五家坡再進行走訪排查,一是看看有沒有人看到過芙蕖或其他人近期到過那個茅草屋,二來查查有沒有其他失蹤人口。
發現尸體時第一步便是確定死者身份,這樣才有破案的方向。
而萬寧也沒有閑著,她先問了岑平府里是否有個叫祝阿信的人,果然因岑府人口較多,岑平不記得有這樣一個人。
“若是府中諸人,可問大娘子,這些年都是她操持內院,外院眾仆也可詢問老管事,他在府中也有些年頭,算是府里的老人了。”岑平建議。
萬寧便去尋了房氏和老管事。
房氏自從知道萬寧非外室生的孩子后對萬寧也不再橫眉豎眼,她熱心地把府中花名冊拿了出來,找了幾個識字的嬤嬤和女使一起翻找。
府里并沒有叫祝阿信的,但很有可能這是下人們未進府前的名。
有些下人進府做事后便改了名,所以才會要查名冊和籍書。
“府里的名冊最早只有五年前的,再早怕是要回京回舊宅才能尋到了。”老管事將最后幾本名冊捧來時說道。
萬寧問道:“老丈,舊宅里的名冊是在府里多年的仆從詳錄,是嗎?”
老管事回道:“正是。只是那些名冊也不齊全了,畢竟這么些年過去了,宅院也搬了幾次,主君又多地調遷,這名冊少有齊整的。”
“那老丈可能確定到秀州后并未新進叫祝阿信的仆從。”萬寧再問。
老管事想了想說道:“到秀州這一年多,新選的當地仆從都是老奴經得手,還真沒叫這個的。”
“那一直跟隨父親的老人是哪些個呢?”萬寧問。
老管事道:“除了老奴,還有主君身邊的阿未,旸哥兒身邊的衣魚,昶哥兒身邊的衣田等等,這些都是男子,若是女子,那老太太身邊的段嬤嬤,梅蘭竹菊四個女使,主母身邊的戴嬤嬤,三姑娘身邊的竺葵,五姑娘身邊的小紅等也有好多個。”
萬寧聽他說了,便請他將這些人一一列出,交于幫助查找的嬤嬤請她把這些人的籍書、詳錄找一找。
“四姑娘,這些位都是府里多年的老人了,你別看伺候哥兒,姐兒的那幾個年歲不大,但在府里卻都是多年了。所以,怕是他們的詳錄都在京城舊宅里,這里頭怕是找不到。”老管事說道。
萬寧摸了摸下巴,思忖片刻后說道:“你們誰知道這幾人原先可有姓祝的?”
幾人面面相覷,然后都搖搖頭。
戴嬤嬤回憶道:“我記得府里的這幾位女使本家都沒有姓祝的,至于阿未他們幾個男仆,我就不清楚了。”說完,看了看老管事。
老管事也說道:“老奴記得阿未本姓曾,衣魚姓王,衣田姓徐。”
萬寧聽后,低頭瞧了瞧擺滿名冊的桌子,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