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生意一直做到大年二十八,當天的賣完之后,他們就開始發面蒸饅頭、蒸包子、豆包,炸丸子、年糕等年貨,等到臘月二十九,卓大軍放了假,就找來村子里的屠夫老張頭到他們家殺豬。
殺豬在農村是一件相當重視的一件事,他們家的豬目測有一百三四十斤的樣子,畢竟糧食緊缺,能喂到這個程度,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要殺的那頭豬,臨殺前幾天就要單獨隔出來,不能再喂了,避免殺的時候出現太多的糞便。
卓琳自認不是圣母,可是看著這頭喂了一年的豬即將被他們宰殺,還是有些長吁短嘆,為豬而惋惜。
要說這殺豬那可是一門手藝,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來的。
老張頭家從民國時候就是屠夫,非常有經驗,早在臘月中旬,廠子里的排班表出來之后,阿爹就已經跟人家說好了來他們家殺豬的時間,畢竟過年期間,人家可是很忙的。
殺豬當天早上是要請人家來家里吃飯的,因為人家要為你家忙活大半天的時間,這點禮儀是一定要做到位的。
所以臘月二十九的早飯阿娘做的非常豐盛,不僅將腌制的稻花魚拿出來,還有蒸好的白菜粉條豆腐餡的包子,外加用大豆制作的水豆豉,這個水豆豉還是陶毅試著做的,沒想到一次就成功了,味道非常不錯,下飯,腌制了一兩個月,更加入味兒,饅頭一夾,老好吃了。
老張頭明顯對他們家安排的早飯質量滿意,因為末了還吃了一個煮雞蛋,人家這么給力,他自然也不能掉鏈子。
于是吃完飯之后,就立即燒了一大鍋熱水,這是褪豬毛用的。
殺豬一個人是完不成的,好在他們家男子漢多,哥哥們都已經放了假,這段時間的豆腐,都是哥哥們幫忙做的,也正因為有哥哥們幫忙,才能供給的上過年期間的豆腐生意。
阿爹給老張頭打下手,看大哥二哥手腳利索,又有力氣,于是也提溜過去幫忙抓豬。
老張頭主事的,自然打頭陣,阿爹、大哥二哥還有隔壁楚家伯父和哥哥也都過來幫忙,五六個人參與,才能把豬抓住,抓住以后老張頭用豬蹄扣把豬的前后腿捆住,用扁擔把豬抬起來,用稱稱一下豬的分量,居然有一百五十來斤,比目測的多了十來斤,看來他們家這頭豬沒白吃那么多餿水、米糠、麥麩。
即便是豆渣,也不是天天都給它們喂的,那樣多奢侈?
困難時期,他們家還靠吃豆渣才能熬得過來,所以這豆渣也只是象征性的給它們拌入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