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這天是他們家一年當中最忙的一天,上午殺豬,下午就將腸衣洗干凈,把肉切好腌制好,開始灌腸做臘腸,做成五香和麻辣兩種口味兒,選用的是瘦肉和肥肉兩種肉摻和到一起腌制,而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則用鹽暫時腌制起來,等過年期間做炒菜用。
豬肘子、豬蹄、豬尾巴、豬頭、豬內臟這些則直接放入大鍋開始鹵制,陶毅在旁指揮著,放什么調料,放多少似乎非常有經驗,儼然大廚的范兒。
余下的肉拋開做臘腸的,剩下的全都做成煙熏臘肉。
二十九忙到天黑,才開始做晚飯,晚飯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豬血,豬血配上蒜苗炒一盤,鹵制的肉切片蘸蒜汁兒,味道極好。
豬血吃不完還給楚家送了點,楚家今年沒殺豬,因為豬沒長多大,等長到合適的斤稱再說。
有人來他們家買肉的話,也是得看他們家有沒有余剩,因為家里孩子多,又是兩家分,所以阿爹會直接對外面的大家伙說抱歉,自家的豬不外賣了。
豬頭是最難整的部分,清理很麻煩,但是鹵出來的味道卻覺得非常好,但卓琳吃起來并沒覺得有多好,主要還是這個年代調料太少的緣故,單靠自家做的大醬,買來的醬油,沒有炒糖色,沒有幾十種香料的搭配,味道肯定是差強人意的,但對比年代特色來說,能做到這個程度,也相當不錯了。
年三十兒晚上,他們兩家并了兩桌,坐在堂屋里過新年。
餐桌上有蒸好的雜糧饅頭、白面包子,有燉好的大燴菜,里面有豆腐白菜粉條丸子五花肉片豬血,香的人直流口水。
還有用豬皮做的皮凍、豬頭肉做的涼拌肉,基本上除了臘腸臘肉,豬肝、豬蹄這些,也都鹵好熱好擺在桌子上,調了蒜汁兒,口味重的可以蘸著吃,光是看著就直流口水,以前卓琳從來不吃肥肉,可是現在覺得肥肉好香好香,阿娘還用這些肥肉熬了一瓦罐的豬板油,穿過來快兩年,這是最有意義且幸福的春節。
當天晚上,卓琳收到了父母、伯母給的壓歲錢,伯娘給的最多,居然兩毛錢,阿娘才給了一毛錢,阿爹也是一毛錢,這樣一來,她就有了三毛錢,卻不知道,哥哥們每個人才只有五分錢的壓歲錢,她的算是最多的了。
而卓見的壓歲錢,還沒在自己兜里面放熱乎,就被哥哥們哄騙走了,這小子對錢也沒有概念,哥哥拿好吃的一哄,他就開開心心的給人家了,真是好騙的很。
陶毅哥哥也有壓歲錢,給哥哥們是一樣的,不過,他沒要,都塞到了卓琳的小口袋里,卓琳不要,他就塞,說等回頭賣貨郎來了,可以換糖豆吃。
雖然只有一毛五分錢,但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卓琳就沒客氣,收到了自己的小包包里,哥哥們過來問她有多少錢,她都神神秘秘的不說,而且越發覺得,自己似乎有必要開始攢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