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你可別給我戴高帽,人外有人,我可不敢掉以輕心。”
“你這小丫頭,就是太謙虛了。”
大家都知道她年齡小,所以平時在班上都把她當孩子一樣.寵.,最大的差距,十歲不止,所以這種情況下,人家誰來找她談戀愛啊,擱后世,她都是進少年班的,現在雖然沒有少年班,可年齡在那兒擺著,陶毅的擔心完全就是多余的。
大一沒有解剖課,但大一的課門門都很重要,劃重點應付考試?不存在,因為你會發現,整本書都是重點,你不背下來,就等著掛科吧。
大三大四的學長在和他們進行學術交流課的時候,曾經說過:生理生化,必有一掛。病理病生,九死一生。
其實不是因為難,而是因為特么多,而且難!
但凡你留心一點,就會發現醫學生的書有多多,也許別人都已結婚生子了,醫學生還在學習的路上不知終點在哪里,自然而然的,這一門的記憶力承載了多重的負擔,每當這個時候,卓琳就會無限感慨,自己的記憶力經過異能的改造,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應試腦了。
大一每天也就兩三節課,但是這兩三節課,很有可能上一天,上午一般兩節課,下午一節課,放學之后是社團活動,晚上就是自習,在大學學習,完全就是靠自主,可沒有什么班主任來督促你,只有導員負責通知班里的各種事項,平時沒事兒大家都不進班,照著課表上課就行。
所以大學生都有很多自由時間,但是,醫學生除外。
到了大學你就會發現,醫學生才是抗壓能力最強的那一批。
不知是不是這里學霸云集的緣故,極品很少遇到,大家的生活學習節奏都很強,自主意識也是高中時期完全不同的,吃飯就是吃飯,吃完飯該休息休息,該學習學習,互不打擾,拉幫結派的事兒也少有,就算是室友,也沒有那么強的依賴性,經常各自忙各自的,因為很多宿舍系別還不一樣,課表不一樣的情況下,自然獨來獨往了?
卓琳在大學后面就有家,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他們當中的異類。
兩節大課中間有課間休息時間,大課一節課一兩個小時,很枯燥、乏味,但是你必須仔細聽,認真聽,因為在這里給你講課的,都是國家級教授,卓琳每次上課都往前面坐,因為坐得近才能聽得清,才能將重點筆記記下來,便于日后的復習。
下課后,找到輔導員填表的時候,老師還遞給她幾張宣傳單。
“這里還有物理、數學、生物、化學之類的比賽,你要參加嗎?”
這個年代的比賽遠沒有后世大學生的比賽多,所舉辦的比賽也都是針對性比較強的。
“輔導員,這些科目還是放過我吧,我覺得英語就很好了,其他……我懶得動腦子,太費腦細胞。”
高數是卓琳的痛點,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就更別說了,想想就覺得腦袋瓜子都是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