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學醫不用學高數,事實證明她太天真,非但要學,還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好在非專業的高數難度有限,要不然她指定得大把的掉頭發。
“這次英語競賽分為筆試口語兩個部分,先筆試,復試是口語,口語和筆試都能通過了,則有資格參選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除此之外,還有個前提條件,一開始就分為ABCD四類,A類是針對研究生,B類針對英語專業的學生,C類針對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D類面向藝術和體育生,這個你就不用管了,報名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根據系別進行分類,你只要好好表現就行了。”
卓琳點點頭,也沒自信的認為自己可以和專業人士比較,就在她轉身想要走的時候,輔導員又叫住了她。
“3·12是植樹節,每個系會挑選出十個人,前往烈士陵園植樹,你要報名嗎?”
卓琳毫不猶豫的點頭:“這個自然,義不容辭。”
輔導員低頭寫下了她的名字,“植樹節那天你們也不需要準備什么,只需要干一天活就行,這樣,名單就交給你了,你幫忙問問班里誰愿意參加,最好多選點男生,都是力氣活,你們女孩子負責做一些搬運工作就行,啊對了,可能前一晚會讓大家做一些獻祭的白花……”
他們臨川醫學系這一屆就只有三十六個人,女生只有六個,她們宿舍占了四個,其他兩個在護理系那邊住,剩下的三十個都是男生不說,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農村,等于說城里人只占百分之二十。
因為七十年代的祖國還很貧窮,所以給予非農業戶口的機會會多一點,事實證明,這個年代的人懂得奮斗和奉獻,而且城市和農村的差別只在于一些硬件設施,生活條件,倒也不至于在其他方面落后。
但是你看后世,城市和農村的教育體系就是一個天一個地,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這也是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涌向城市的原因。
有教育、醫療、環境這三座大山在前面頂著,城市將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之所向。
312植樹活動,報名的女生只有葛大紅,男生們倒是積極,報了八個,而葛大紅愿意去,一方面是覺得她細胳膊細腿兒干不好活,另外就是聽說學校管飯,真是個實在人。
七十年代植樹造林的活動有很多,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尤其像烈士陵園這樣的地方,不但要植樹,而且植的都是松柏之類的樹,也并非什么人都能過來參與,都是各大高校承辦的護林區,全市各個陵園,基本上都被各個高校預定了。
因為能在陵園里種樹,不僅是對先烈們的敬仰,也是為了將來年年掃墓的時候,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進行祭奠活動,當然,陵園就這么大,肯定是從高到低依次往下排的,華清和京大一直居高不下要爭第一,其他人則默默的按照排名站好隊,等人家倆挑剩下了,再去留記號。
312這天是周五,早上六點他們就舉著旗子出發,步行前往三十里外的烈士陵園。
為了整齊劃一,他們還穿上了統一制作的華清大學的紅馬甲,當然,過后還是要歸還學校的。
大旗子、紅馬甲,華清的威嚴就是這樣助長下來的,本可以坐汽車一起去,不過學校覺得這樣的機會難能可貴,尤其徒步過去,既能鍛煉他們的體能,又能為學校做出宣傳,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