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顯然,昊天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以此為契機,在三界中和各大勢力方紛紛展開了py交易。
一時間,倒是頗有一番朋友滿天下的意思。
隨后,姜羿便在稷下學宮安定了下來,一邊探索著新的修行之路,一邊發展著稷下學宮。
考慮到如今的書寫不便,哪怕是神話世界,現在的人族更多的還是使用竹簡或者說骨甲刻字,很不方便。
于是,他借著自己來自后世的見識,先是弄出了白紙,隨后就是毛筆,最終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盡皆被他鼓搗了出來。
由此,易子聲名更甚。
稷下學宮也借此,發展的極為迅速,諸多有識之士慕名而來,比如齊國的晏嬰,還有那位孔丘。
這些這個時代的名人到訪,同時也駐留在此講學,特別是晏嬰,可是經常過來,孔子也在這里上了不少課。
特別是聽聞了姜羿對讀書之人修行之道的想法后,更是大為驚訝,而后表示全力支持。
稷下學宮也發展的有聲有色,不僅齊國境內,還有許多其他國家的人也慕名過來學習,一時間,稷下學宮成了讀書人的圣地。
姜羿支持著他們在這里傳播著自己的思想學說,支持著他們的相互辯論,支持著他們繼往開來。
一時間,偌大的稷下學宮,涌現出眾多的思想學說,雖然都很稚嫩,但卻已經有了后來百家爭鳴的雛形了。
又過了十幾年,太上老君騎著青牛帶著多寶來到稷下學宮。
姜羿率領學宮弟子出迎。
次日,太上老君在稷下學宮講學,闡述自己的道家思想,一連持續了九日。
而后,太上老君和姜羿一番密談,帶著多寶向西而去,走上了那條化胡為佛之路。
這時候的晏嬰早已老去,孔子也早就帶著他的弟子們,開始了周游列國之行。
而姜羿則繼續主持著學宮之事,更多的時候,依舊在探索著讀書人的修行之道。
他將自己的修為全部封印,以凡人之軀,探索著讀書人的修行之道。
時光荏苒,又是一百多年過去,人族的歷史依舊繼續發生,田氏代齊,三家分晉,戰國七雄并立爭霸等等。
歷史上的車輪滾滾前進,按照著他的發展軌跡緩緩前行。
但無論外界如何變化,稷下學宮卻始終安定穩固,每一任齊國君主上臺,不管是姜氏也好,還是田氏也罷,對稷下學宮的支持依舊。
而且,受到稷下學宮的影響,不知道多少優秀學子從這兒走出去,分布在各國中。
七雄依舊并立,但是各國國力較往昔,強盛了許多許多。
姜羿在稷下學宮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有所成的學子,也迎來了一批批新學子。
他容顏如故,人族都知道,稷下學宮的掌院是真正的圣賢,他的學子遍布各國。
而今的所謂的七雄爭霸,各國大多臣子之間卻是師兄弟。
直達這一日。
正在學宮中講學的姜羿,身上忽然一道氣息升騰。
氣息升騰間,一道道朗誦詩文的聲音響徹四方,最終化為一道金虹,直沖九天。
這道氣息,浩大無比,帶著讀書人獨有的正氣,至大至剛!
而后,逐漸凝聚成姜羿的模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蒼冥!”
一首文天祥的正氣歌從這道充塞著天地的人影口中朗誦而出。
浩然正氣,在三界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