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等于需要線下推廣團隊再進行一次全面推廣,而這又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比以前還要麻煩,因為商家很多都不愿意再合作。
之前拼命砸錢引導的用戶習慣,開始墜崖式的降低。
支付寶所推廣的團購補貼相對來說要好上很多,因為支付寶這個平臺,無論發出去多少優惠券,平臺都是承認的,數據也是清晰的,雖說很多商家因為與窩窩團之間的賬目問題而導致不承認優惠券,但對用戶來說,最大的損失就是什么都沒發生,因為支付寶的優惠券是沒有成本的。
但微信所推出的點贊模式,與現金補貼不一樣,這種模式需要不少人花費時間花費人際關系才能獲得,再加上這種模式在曾經趣信推出的時候還頗為新穎,但現在就變得很無聊,想獲得足夠的贊數,還是得花一番功夫的。
而花費大量的精力,結果到了商家那邊,卻出現無法兌換的情況,足以讓很多人氣的直罵娘,而更多的人則是失望。
從最開始的資本撤退到團購網站取消補貼再到大部分商家集體停止合作,一共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而這半個月內,大量的中小團購網站開始了倒閉潮,拉手網與窩窩團也因為繁瑣的賬目及法律問題,不得不開始停止補貼。
上滬市,頭條公司總部的一間向南的陽臺上,幾名高層圍成一桌開起了茶話會。
“想不到,之前那么瘋狂的團購,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沒了。”林有德有些感慨的說道。
張易東放下手中的咖啡,道:“是啊,之前我老婆還天天貨比三家,經常跑去吃免費的午餐,現在可都沒了。”
周宇杰笑了笑說道:“這就是沒有競爭壁壘的行業最終的必然結局,沒有一家能夠憑借著自己的本事來留住用戶,用戶都是哪家便宜就去哪家。
以后我們做任何行業的業務,必須要搞清楚,我們的優勢在哪,要么你有技術壁壘,要么你就有成本壁壘,否則,拼到最后,大家就全都完蛋。”
互聯網行業之中,不少行業是沒有太高壁壘的,如團購、網約車、共享單車等等,其中團購因為與外賣有著高度重合的商家與用戶,因此,最終外賣行業會成為團購的壁壘,外賣做好了才能保住團購的地位。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流量足夠的時候,團購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因為團購的本意就是吸引流量來一起購買,而流量形成壟斷之時,直接折價針對所有人就行。
而網約車大戰之所以沒有形成與團購一樣的結局,是因為藤迅阿里的扶持,當時網約車大戰的本質是支付大戰,但即使如此,兩家巨頭最終也只能引導滴滴與快滴合并,因為燒再多的錢也不可能擊敗對手形成壟斷。
不過網約車的壁壘仍然不是很強,后世的美團就輕松的進入了這個領域,而反向滴滴卻很難進入外賣行業,因為后者的壁壘要高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