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到了4月1日。
“周總,目前共享平臺的公眾號,關注用戶量已經破千萬了,而且目前每一天的新增都超過了30萬。”鐘光偉開心著匯報道。
共享業務的發展,又一步增加了趣信的不可取代性,共享業務涉及到了大量的線下投資,一旦成型,哪怕是藤迅,也很難再做一個類似的出來,即使可以,成本也高的可怕,更不要說早被養成的用戶習慣了。
周宇杰笑道:“花了不少錢吧?”
“差不多花了3個億了。”鐘光偉點點頭說道。
千萬用戶量,對于共享產品的需求可能就沒這么高,充電寶這一塊,采購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雨傘這一塊就更少了,幾十萬足夠了,而且是大批量集中采購,成本并不是很高。
線下最大的成本不是商品,而是租金,共享雨傘或者充電寶需要放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商業聚集處、飯店、醫院等等場所,想在這些地方放置一個架子或者一個盒子,都是需要付錢的。
如果未來業務成熟,是可以與商家分成來降低租金,但這一招在初期行不通,人家根本不信任你。
周宇杰點點頭說道:“這些虧損也沒什么,千萬級別的用戶,要是每個人存個一千塊進入余額寶,我們就是不虧了,而且他們也會付租金,甚至很有可能買下充電寶或者雨傘,接下來,要迅速將整個模式推廣到全國范圍內的城市。”
共享業務,除了押金與租金之外,最大的利潤點就是將產品賣給用戶。
以趣信為例,雨傘是從天堂雨傘的供應商那直接定制購買,成本幾乎只有品牌雨傘的一半不到,而質量卻絲毫不遜,用戶們拿到傘后回家,如果長時間沒有歸還,那么趣信就會提示用戶是否需要買下該雨傘,價格比采購價高,但可比超市的同質量雨傘便宜多了,這樣一來,又是一舉兩得,趣信小賺了一筆,用戶省了一筆。
共享充電寶也是同樣的原理,不過最終交易量遠低于雨傘,畢竟充電寶不是生活必需品。
“這點我明白,只不過趣信最近的資金鏈有些緊張,如果要將共享業務快速擴張到全國各地,資金壓力會非常的大。”鐘光偉有些擔憂的說道。
趣信的成本,就是龐大數據流形成的服務器投資、人員成本,而因為不賣廣告,目前唯一的盈利點就是余額寶所產生的利息差。
金融業務雖然也受到阿里以及藤迅的挑戰,但目前吸收互聯網沉沒資金屬于龐大的增量市場,因此余額寶的利潤仍然越來越高。
但趣信還有一個重大花費,那就是為了穩住支付,而對今日優選、京東等進行了補貼,特別是外賣業務,簡直就是燒錢如流水。
而現在又多了一個共享業務,雖然效果好,但效果會在以后,目前這么多費錢的業務同步并行,趣信也快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