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燒錢大戰,頭條在一個月出頭的時間就消耗了4億美元,作為競爭對手的藤迅與阿里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花費的更多,因為在線上,嘀嘀有著今日頭條的引流,線下有著今日優選的推廣,在成本之上要稍微低上一些。
對于藤迅來說,核心業務社交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雖說這方面的因素暫時不會影響藤迅的收入,但對于市場信心這一塊卻是嚴重的打擊,而這也造成了資本市場對藤迅的不看好,自然影響著藤迅的資金回轉能力。
阿里雖然目前還沒有遭到頭條系的直接攻擊,但一直缺乏流量,是阿里系的心痛之病,為了獲得流量,阿里在最近兩年連續出手,收購了高德、優酷、蝦米、窮游網等等公司,投資方面也絲毫不弱,新浪微博、文化傳播集團、恒生電子等等,每一次少則幾億多則幾十億美元,而因為沒有抓住金融這一張王牌,阿里也同樣遇到了類似于藤迅的問題。
燒錢不可怕,但燒錢燒到沒有任何成果的時候,再有錢也不可能這樣折騰下去,于是,馬蕓借著微博,隔空邀請來了周宇杰與馬花藤。
“馬總,久仰久仰了。”第一次見馬花藤,周宇杰自然也得給足面子。
“周總,彼此彼此。”馬花藤也笑著說道,完全沒有將對方當做競爭對手。
“你們之前沒見過面?”馬蕓好奇的問道。
“沒有。”
二人差不多同時回答道,雖然頭條與藤迅在數個領域發生了沖突,但無論是小馬哥還是周宇杰,都屬于那種比較低調的人,很少參加所謂的什么大型會議,而他們之間的競爭涉及核心命脈,也不會有人來做什么和事老,自然就一直沒機會見面了。
馬蕓也沒有在意,說道:“兩位,你們也知道為什么大家都來到了我這里,網約車市場目前燒錢已經燒的太過了,我們三個商量一下,這個事情該怎么辦?”
用戶習慣的培養,其實就是類似與一個X平方的曲線,初期效果非常好,一點點錢就可以吸引來一大波用戶,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后面引流的成本將會越來越高,無論是網約車、團購又或者外賣,都是如此。
“周總有什么想法?”馬花藤沒有回答,將球拋給了周宇杰。
周宇杰笑道:“在我們燒錢的區域,用戶習慣基本上已經形成,再燒下去也沒什么太大的意義,不如我們三方都后退一步,燒錢可以,但要去那些三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保持正常的運營模式,可以適當推出引流新人的優惠模式。”
馬花藤看著周宇杰說道:“周總的想法倒是不錯,不過這對我們似乎不太公平吧?有著今日優選的存在,嘀嘀可以快速布局三線城市。”
頭條對于阿里與藤迅各有優勢,跟阿里比線上流量,跟藤迅比線下推廣,唯一的弱點,就是資金比阿里藤迅要弱一些。
燒錢太狠的時候,頭條與嘀嘀為了保住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只能困守,沒辦法將精力與資金走向三線,但如果燒錢結束了,沒了資金的壓力,那么在已經遍布大量三線城市的外賣團隊今日優選的幫助下,嘀嘀的擴張將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