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自己把森林變成了農田,現在還不讓別人也多點田養活家人。”
“我也聽說過亞馬遜開發的事情,當時我也覺得不太好,現在這么一想,沒毛病,巴西人也要吃飯的。”
......
會場下,討論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思考的角度一瞬間被扳了過來,所謂的環境保護,不過是政治游戲罷了,我破壞了氣候發展起來了,然后為了人類的未來,請你們不要發展了。
眼見現場的環境越來越亂,林主任也只敢讓學生們安靜一點,至于周宇杰與比爾蓋茨,他已經不打算管了,兩個大佬爭辯起來,他不會發表任何意見,一是怕得罪人,二是這種涉及太高層面的意見,眼前二人說錯話了,頂多在網上被討論一番,但他要是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被人攻擊后,可能自己的工作都會出問題。
比爾蓋茨沉默片刻后說道:“周先生說的我很贊同,但恢復北美或者歐洲的生態與亞馬遜開發計劃并不沖突,也并不是二選一,而且一個功能強大的生態環境,想恢復至少需要幾百年,而破壞亞馬遜可能幾年就做到了,所以在優先權上,我們要阻止對于亞馬遜森林的破壞。
至于經濟問題,我以前沒有考慮過,后續我會安排我的基金會去南美洲進行實地探測,爭取在其他經濟領域,能夠給當地人帶來效益。”
周宇杰笑了笑說道:“那這樣也算最好了,能不破壞森林,還是不破壞的好。”
林主任此刻已經很是尷尬,這一場針鋒相對,對他的壓力有些大了,不過看現在的樣子,針鋒似乎應該結束了。
比爾蓋茨問道:“周先生的想法的確很有意思,那不知道針對氣候問題,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
周宇杰想了想說道:“其實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有點本末倒置了,因為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發展經濟,他們之中很多人還吃不飽飯,他們需要工作,而很多人也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一點點電力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比如洗衣服,如果有洗衣機,那么就可以釋放出大量的勞動時間。
而且但凡耗電量非常大的發展中國家,他們看到有著極為強大的對外貿易關系,龐大的發電量,除了支持本國的消耗,就是支持對外貿易,而對外貿易最大的需求者,就是發達國家。
現在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超過了發達國家,但這根本原因還是來自于發達國家的需求,從需求端來看,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都是為了要滿足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所以想解決碳排放問題,找發展中國家是沒用的,你應該去找發達國家,讓他們少消耗一點,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額度下降,碳排放自然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