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看了看時間,說道:“時間差不多了。”
林主任立刻拿起話筒說道:“因為時間的關系,比爾蓋茨先生需要去前往澳洲參加一個會議,所以今天就到這里了。”
會場下方頓時一陣唏噓聲,感覺才剛剛開始,就結束了。
比爾蓋茨對著學生們揮了揮手,隨后遞了一張名片給周宇杰,笑道:“周先生,如果我們之間在任何領域有合作的可能性,我很樂意能夠再次與你進行交流。”
“我也一樣。”周宇杰接過名片后,也給了一張自己的給比爾蓋茨。
“希望下一次我們能夠聊的更加愉快。”二人握手笑道。
.........
第二天,周宇杰與比爾蓋茨的對話立刻傳到了網上,并成了新聞的熱門頭條。
今日頭條的新聞部門倒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情,知名新聞正好涉及到自家老板,這該不該進行推送呢?
不過好在請示也很快就下來了,隨意推送。
周宇杰與比爾蓋茨的對話現場是有攝像頭及錄制的,但這也只是交通大學內部專用,不過對話的過程中,不少學生還是會拿出手機進行拍照或者拍攝視頻,而對話結束后,圖片視頻便傳到了網上,至于二人對話的內容,就更簡單了,現場那么多人,幾個碰在一起就可以基本上恢復的七七八八了。
而周宇杰的論點,也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的評論風波,一些人支持周宇杰的觀點,所謂的碳排放控制計劃,不過是發達國家針對于發展中國家的明面陽謀,而反對的,則認為不管是不是陽謀陰謀,發展中國家都該限制自己的碳排放,以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不過周宇杰的新論點中,關于從需求端來計算各國對碳排放責任的觀點,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在這之前,每當看到全球各個國家碳排放排行榜時,第一個總是自己的國家,但現在想來,之所以中國排放第一,還不是因為那些發達國家的需求量大,就說食物這一塊,美國每年浪費超過1/3的糧食與肉類,那才是氣候變暖的幕后兇手。
一些專家們也跳了出來,但很奇怪的是他們都喜歡逆市場而行,市場追捧的東西,他們都喜歡反對。
網上的各種評論,周宇杰也并沒有太關注,他早就知道,這種言論說出去后,肯定會引起一定程度的討論,但該說還是要說的,碳排放這種事情,我可以自己決定怎么做,但不是由你來決定該怎么做,哪怕結果一樣,這區別也是很大的,既然要甩鍋,那就一甩到底。
不過一個意外還是出現了,幾天之后,巴西總統特梅爾公開表示贊同周宇杰的言論,并且當著新聞采訪對歐美國家的記者說道:“你們要保護環境,就應該恢復自己國家曾經的森林與草地,而不是自己將自己的環境破壞后,來要求我們守護亞馬遜森林。”
特梅爾作為巴西總統,任期之內提出的開發亞馬遜森林的計劃,一則就是為了大量的樹木資源,二則就是為了獲得更多肥沃的土地來增加國家糧食的總產量,第三就是為了亞馬遜森林里大量的地下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