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的代工選擇中,有江淮、海馬、上汽、廣汽等等,不過談判也很費勁,價格、要求甚至還有要求合資的等等,雖說周宇杰也想早點定下來,但專業人做專業事,不過分干涉下方的團隊,也是周宇杰對自己的定位。
而除了代工之外,剛剛成立的設計部門,也需要面臨一個汽車定位問題。
“周總,現在設計部門已經招聘了超過400名工程師,汽車設計已經可以正式開始,不過在設計之前,一些詳細的需求,我們得定下來才行,最重要的就是續航。”會議室內,一名約50歲的光頭男子看向周宇杰提問道,而他的身后,也有著幾人。
提問的人叫做錢洪志,是從美國特斯拉專門挖回來的項目負責人,主要負責汽車的總體設計工作,身后的也都是汽車各個部位項目的負責人。
汽車由他們設計,但汽車定位還是得由老板來決定,以前傳統汽車,定位就是什么樣車型、油耗多少、售價多少等等核心要素,老板或者董事會提出要求,然后工程師們負責實現。
現如今電動汽車其實也差不多,變化較大的就是油耗變成了續航。
而第一款電動車做什么樣的款式、續航多少等核心參數,工程師們其實已經開過了多次會議,只不過要求方面一直沒有定下來。
周宇杰說道:“汽車技術方面我不懂,但作為一個消費者,肯定是希望續航里程越高越好,只不過價格方面肯定會更高,所以這里面就是一個平衡問題。
如果我想做總價在15萬人民幣以下的車,續航里程最高多少?”
“15萬以下。”錢洪志想了想說道:“周總,汽車成本的核心因素,除了各種成本,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銷量,銷量越高,那么成本也越低,特斯拉現在也就是憑借著銷量的提升,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銷量方面你們不用考慮,我會在其他方面進行投入,只考慮造車成本方面。”周宇杰說道。
錢洪志說道:“汽車的其他方面成本其實差不多,就只有電池的選擇比較重要,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就是三元鋰電池以及磷酸鐵鋰電池,如果我們要做15萬人民幣的電動車,選擇磷酸鐵鋰會劃算,而且安全性來說,磷酸鐵鋰要強的多,但是續航這一塊,估計只能做到350km~400km左右。”
“如果改用三元鋰電池,續航能到多少?”周宇杰問道。
錢洪志說道:“三元鋰電池續航能力強,做到450km應該不是問題,但成本方面就會大幅度提高,因為三元鋰電池的不穩定性,安全以及電控方面也需要額外投入,這不僅僅是成本問題,還涉及時間,特斯拉的電池控制技術已經領先了十年,不要說我們,BBA這類公司也很難追上。
而成本提高之后,我們的汽車價格就會處于特斯拉model3的區間,現在跟特斯拉直接競爭,對我們太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