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的補貼,對共享單車的市場沖擊很大,但哪怕背后有著頭條,嘀嘀也不可能一直這樣補貼下去。
想改變共享單車市場的格局,最佳的辦法就是從其他層面進行打擊,而這個層面,就是電動助力自行車。
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價格更為昂貴,這也會限制住其他資本的投入熱情,同時,后世的永安行受困于資本,沒辦法快速擴張,但這一點,對于頭條來說卻不是問題。
如果能夠提供穩定的城市擁堵解決方案,那么就可以憑借著與政府的合同強行控制整個市場,市場范圍內,只要使用單車的人,其支付體系就必須要使用趣信,這對于扶持趣信支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然,周宇杰也不會傻的全部用電動自行車來取代傳統的自行車,畢竟成本高了太多,第一步實驗的肯定會是北上廣以及其他二線城市,這些地方人員密度大、對出行需求高、經濟實力強,也是趣信支付最需要爭取的人。
而三四線城市則還是主打自行車,畢竟,周宇杰也是知道未來的人口趨勢的,龐大的虹吸效應,將大量的年輕人以及經濟實力強的人吸引到一二線城市,這里才會是未來的主戰場。
……
電動助力自行車項目只是開胃菜,雖然這個市場很大,不過技術方面還不算太復雜,真正復雜的自然是造車。
因為完全沒有制造業的經驗,頭條的造車項目,第一款車型會采用代工模式,也就是頭條自己設計,然后交給一家專業的汽車公司進行代工。
只不過汽車行業可不是電子行業,隨隨便便就能拉來幾十家組裝廠,富士康更是憑借著蘋果的訂單進入了世界前50強。
而汽車,是工業的皇冠,全球能夠造出總車的公司,也就一百家左右,其實大部分還是歪瓜裂棗,真正比較強的估計也就排名前三十的。
但這些可都是世界500強級別的車企,傲嬌程度非常的高,想讓他們去代工,難度非常的大,蘋果早就有了造車計劃,但唯一最難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代工的,因為蘋果想找世界前十的品牌給其代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根本沒人鳥他。
這些大汽車品牌,基本上都是一百年前成立的公司,最年輕的現代也有50多歲的年紀。與石油行業一樣,這些公司在市場份額上變動非常的小,即使競爭也是相互之間,沒有什么外來者能有機會參與進來。
但特斯拉的出現,猶如隕石天降,電動車崛起的趨勢如移動互聯網一般迅速膨脹,快到傳統汽車行業都沒反應過來,汽油車就感覺快被淘汰了。
一個特斯拉已經夠頭疼的了,再加上一個背后有著2000億美元現金儲備以及每年利潤超過3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誰能受得了?哪家巨頭會愿意給蘋果代工汽車,然后再搶奪自己的市場?
也因此,能夠給頭條的選擇不多,只能從二線品牌中選取代工,然后慢慢的再學習經驗,為將來自己建廠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