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五天前,阿里巴巴正式對ofo提出了一億美元的全資并購計劃,同時承諾會承擔所有ofo的負債。
這個收購要約一出,幾乎證實了之前ofo的所有傳言,要知道,幾個月前ofo最后一輪融資的時候,總估值高達40億美金,是國內互聯網領域最知名的獨角獸之一。
而阿里,居然發出了只有一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顯然是因為ofo內部出現了大問題,導致它的價值急劇降低,能讓一家公司幾個月內估值跌了97.5%,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它已經處于破產的邊緣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ofo居然拒絕了這一收購要約,而在這段時間,戴維拜訪孫正義的事情也慢慢的浮出水面,大家也才明白,原來這一切的始末都是為了獲得軟銀的投資,但也因為這個目的,ofo做出了最危險的動作,從而讓自己走到了懸崖的邊緣,最后軟銀的放棄投資,也斷了ofo退出懸崖的路。
周宇杰說道:“戴維其實也很聰明的,他走了一條最特殊的路,倒逼著阿里巴巴,只不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馬蕓肯不肯承受這個損失了。”
當包括軟銀經調報告等證據出現在大眾媒體面前時,人們才知道自帶光環的ofo,其實內部早就問題重重,而ofo所有的股東,則是痛恨著戴維以及自己,為什么戴維會做出這么危險的決定,為什么現在還會拒絕阿里巴巴的收購,為什么自己當初投資時沒有認真的做盡調?
不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已經問的太晚了,在ofo拒絕收購的第三天,阿里正式以ofo資不抵債為由,向法院提出要求獲得ofo所有自行車的所有權,而ofo也不甘示弱,立刻否定了這個提議,他們建議拍賣ofo所有的自行車。
這么多自行車?除了有意進軍共享單車業務的阿里,其他人不可能會要,連頭條與摩拜都不會,因為顏色外形都不一樣,根本就沒辦法使用,除非收購整個ofo的業務還差不多。
但ofo向法院的申請也是合情合理,當抵押物價值不足的時候,正常的流程就是要拍賣,如果流拍了債主才有處理權,但拍賣也是需要時間的,至少幾個月而這段時間內,自行車是不能用的。
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頭條以及摩拜奪走ofo的共享單車市場,到那個時候,阿里拿到的自行車可能想賣廢鐵都很困難,這個操作足以斷了阿里的后路,同時也會讓阿里損失超過5億美元。
林有德點點頭說道:“戴維能想出這個方法也算可以了,但我覺得阿里不會幫助ofo,實在是現在的ofo民心已失,就算阿里救活了,如果不涉及公司并購,ofo想再拿回曾經的市場以及用戶的信任,恐怕也是難如登天的。”
鐘光偉搖頭笑道:“阿里不幫忙,自己的幾億美元就砸到了水里,阿里幫忙,恐怕還要再砸進去幾億美元,還不一定能夠拿到絕對控股權,這一下,馬蕓可就頭疼了。”
“沒什么好頭疼的,幾億美元而已,對阿里巴巴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周宇杰搖頭笑道:“不過氣肯定要被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