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張懷榮,壓根不管其他人,一臉急切的問道:“現在國際上有哪些中型運輸機準備采用雙發?陳先生和王大志應該舉例子了吧?還有,如果采用雙發,他們準備用什么發動機?”
陳耕和王大志才剛聊完沒一會兒,這些內容在劉曉峰的腦子里正熱乎著呢,聞言,他立刻點頭:“他們確實舉了幾個例子,有東瀛的C-2,還有老毛子的兩款PPT運輸機:伊爾-214和圖-330,對了,他還說巴西人也準備研制一款中型戰術運輸機,計劃采用兩臺V2500發動機。”
“C-2?伊爾-214和圖-330?這三個確實是雙發,但C-2這個飛機不能算是中型運輸機吧?”張懷榮皺著眉頭道:“還有巴西人也準備研制中型運輸機了?”
實話實說,別看巴西航空工業似乎很牛X的樣子,但國內航空工業其實是看不上巴西的航空工業的,道理很簡單,你們巴西能夠生產的飛機,最大起飛重量是多少?你們能夠生產第三代戰斗機嗎?你們能生產自己的戰斗機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嗎?你們能夠生產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渦輪軸發動機嗎?
你們不能!
你們只能靠買,買能買來國家和國防安全嗎?
但我們能!
我們國家能夠自己生產從渦噴、渦扇、渦槳、渦軸在內的一系列軍用和民用的航空發動機,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生產第三代戰斗機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所以一直以來,在對巴西的態度上,國內的航空工業企業其實是頗有種高高在上的心態的,更是堅決的認為華夏是繼米利堅、大毛以及歐洲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航空工業國,可現在聽劉曉峰轉述陳耕的話,大家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什么玩意兒?巴西那個小破國家也要搞中型運輸機了?
大家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有些掛不住。
“是,”劉曉峰點頭:“按照陳先生的說法,巴西人準備搞的這個中型戰術運輸機在很多數據方面都參考歐洲的A-400M,同時又根據自身的航空工業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在機身寬度和高度與A-400M對標的同時縮短了機身,讓飛機的最大載重從A-400M的37噸降低至25噸至30噸之間……陳先生也沒有說太多,但大致上就是這樣的。”
“……”
劉曉峰的話說完,九個人參加的陜飛集團領導班子視頻會議里面,竟然沒有人說話了,所有人都靜悄悄的,只是臉色都不太好看。
所有人都想到了一點:如果巴西人真的搞成了這么一款內部空間對標A-400M、同時最大載重能夠達到25至30噸、同時飛行速度因為采用了V2500渦輪風扇發動機而能夠達到七八公里每小時的中型運輸機,自己的臉往哪兒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