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你太客氣了,”老煌同志連忙擺手,他抿了抿嘴,語氣帶上了幾分沉重:“陳先生,來的路上相信你也看到了,不瞞你說,咱們華夏現在的情況確實是比較艱苦,我們外事接待部門連輛好點的接待用車都沒有,你坐的那輛凱迪拉克還是你送的,整個國家時候是一窮二白也不過分……”
“部長……”
徐主任急了:老大啊老大,不管怎么說陳耕也是個外人啊,您怎么能在這個時候說這種滅自己威風的話?
“等我說完!”
老煌同志瞪了徐主任一眼,望著陳耕正色道:“我知道這些年你們這些海外的游子都過的不容易,國家也沒過給你們什么幫助和支持,但我還是代表國家、代表咱們中華民族,希望你們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咱們這個民族一把,讓咱們這個民族在站起來之后再富起來……”
“您言重了,”陳耕連忙說道:“您千萬別這么說,國家的難處我們都知道,其實正是因為有了‘兩彈一星’,我們這些海外游子的日子才開始好過起來,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在后面給我們撐腰,我們這些海外游子還不一定怎么被人欺負呢。”
老煌同志才是聰明人啊,先跟你訴苦,再跟你拉關系,到這份上了,你怎么著也得表示一二吧?對于老煌同志的這番套路,陳耕心里明鏡似的。
沒辦法,他被人套路過太多回,從老煌同志一開始煽情,陳耕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不過這也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吧:“這次我回來呢,一個是談談親、看看祖國的山山水水,另一方面呢,國家不是改革開放了么,如果有合適的項目,我也愿意在雙贏的前提下進行一些合作。”
“雙贏?!”
這個時代可沒有人提出“雙贏”這個概念,現在從陳耕口中聽到這個詞,老煌同志嘴里砸吧了兩下,品味出“雙贏”這個詞對華夏改革開放事業的巨大意義,兩眼頓時大亮:“沒錯,我們就是要雙贏!‘雙贏’這個說法好啊,你們來投資賺到了錢,我們也得到了發展,確實是雙贏!也必須是雙贏……小陳同志,我必須謝謝你。”
第一次,老煌同志用“同志”這個稱呼取代了“先生”。
徐主任有些緊張:用“同志”來稱呼陳耕,這個不太合適吧?
何止是不合適啊,也就是現在不是前幾年的那種環境了,擱在前幾年,這就是一個能要人命的政治錯誤:你姓煌的居然稱呼一個資本家為“同志”,你是不是也是資本家中的一員、準備為資本家張目啊?現在雖然不是前幾年了,可只有咱們自己人才算是同志,他陳耕一個外國的資本家,稱呼他為“同志”,是不是有點那個啥?
老煌同志知道自己對陳耕的稱呼有不妥嗎?
當然知道。
但如果誰以為他這聲“同志”是口誤,那就太幼稚了,陳耕提出的這個“雙贏”的概念對共和國對外宣傳招商引資工作有著堪稱指導性的巨大意義,現在看那些宣傳資料,都是苦口婆心的勸人家來投資,總有點忽悠的意思,可現在不一樣了,如果將“雙贏”概念加進去,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并不是單純的在賺你的便宜,你在幫我發展的同時,其實你也在發展,咱們是互利互惠的。
從心理的高度也不一樣,我們不是簡單的去求人,我們的合作,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更別說老煌同志可是清楚,老大人對陳耕看的有多重,否則也不會邀請陳耕去他哪兒做客,就沖著這一點,稱呼陳耕一聲“同志”也不為過。
聽到老煌同志稱呼自己為“同志”,陳耕愣了一下。
大概是老煌同志也覺得這個稱呼稍顯敏感,不等陳耕開口說話,他就話題一轉:“哦,對了,忘了告訴你,陳紅軍同志和袁佳同志大概后天就會趕到,他們原本應該是在你之前趕到的,不過陳紅軍同志的單位臨時有些安排,就耽擱了幾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