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實驗室……”宋鏡瀛教授一臉期待的望著陳耕:“陳先生,您有沒有想過和我們華清合作,把這個實驗室建成一所真正的‘汽車技術實驗室’?”
這才是華清真正的目的,和陳耕搞個“校辦企業”賺點錢是一回事,但真正的目的,是熱能工程系希望能夠與陳耕合作,把這個名義上的汽車技術實驗室變成一所真正的汽車即使實驗室。只是陳耕能答應嗎?
說實話,宋鏡瀛比較忐忑,他心里連半分把握都沒有:以費爾南德斯公司的技術實力,他看的上華清的熱能工程系?
“跟我合作?”陳耕的嘴巴張的能塞進去一個鵝蛋,完好無損的那種。
“是是,”見陳耕沒有當場拒絕,宋鏡瀛教授瞬間就激動了:沒拒絕就是好事啊!他激動的說道:“我們系的老師對您的公司的產品:改裝的‘big-block’496發動機、強之風冷的V12發動機、X-BOW賽車以及那輛‘野獸’全尺寸多功能轎車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判……哦,對了,還有您公司設計的那臺五速序列式競技變速箱……您的公司在汽車造型設計、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等全方位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否則本田汽車和福特汽車、通用汽車也不可能求著跟您合作。”
陳耕:“……”
陳大老板此刻是懵逼的:這個打開方式有有點看不懂啊,怎么著?哥們我拿出來參加底特律改裝車大獎賽、準備用來騙錢的那些東西,讓華清大學看的眼冒金光、口水橫流?不過……
倒也是!
陳耕這才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一件事:自己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能量,或者說,自己低估了自己身上的本事對這個時代的華夏的吸引力。
為什么這么說?
在解釋這個為什么之前,需要先明確一點:70年代末的共和國汽車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到底怎么樣?
公平公正、不黑不吹的說,大致相當于歐美國家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水平吧,最多最多,不超過四十年代中期。或許你對此意見很大,認為這都馬上80年代了,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水平還停留在40年前?
但這就是共和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共和國現在在產的幾款汽車產品:大解放CA10卡車、212吉普、上@海SH760轎車……這些產品,哪一個不是歐美40年代的汽車技術?不客氣的說,從五十年代引進這些產品以來,20多年過去了,我們沒有對這些產品進行過一次升級換代。
高層知道咱們的汽車技術嚴重落后不?當然知道,否則也不至于在改革開放之后就開始大力引進各類汽車產品、技術,切諾基、重汽斯太爾、普桑……這些產品都是改革開放一開始,高層就大力推動的,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高層對于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