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銷售最少15萬輛?!
羅斯瑪麗的腦袋一昏,差點兒暈過去:一年15萬輛,哪怕一輛車100美元的即使使用費,那就是1500萬美元啊,哪怕到了后期,市場出現了審美疲勞,那也能做到10年里至少賣出去上百萬輛,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十年時間里,靠著這么一款車,公司就能凈賺上億美元?!
羅斯瑪麗一陣口干舌燥。
但陳耕接下來的話,就把羅斯瑪麗給拉回了現實:“你覺得咱們10年賺一個億很多,那你知道克萊斯勒能靠著這款車賺多少錢嗎?”
“多少?”羅斯瑪麗下意識的問道。
“在汽車行業,面向大眾的非豪華品牌的毛利潤在9.5%到15%之間,咱們的這款車的定位是中檔家庭堅固商務用途的車型,現在市場上這類車的平均售價在8500至12000美元之間,平均利潤率大約為12%,也就是廠家每賣出去一輛車大約能賺到1000美元的毛利……”
知道羅斯瑪麗不懂這些,陳耕有意識的向她灌輸一些這方面知識,也讓她明白李·艾科卡那老家伙有多么的不厚道。
陳耕的話還沒說完,羅斯瑪麗就道:“您說過,您建議克萊斯勒在給這款車定價的時候起始價不超過7500美元,最高售價不超過9900美元,也就是克萊斯勒的毛利潤在900至1200美元之間……法克!”
每一家企業的管理水平有高有低,一些無謂的浪費也無法統一衡量,所以算凈利潤的意義不是很大,但以羅斯瑪麗多年來在金融行業工作的經驗,一家管理優秀、運營狀況良好的公司,當他們有12%的毛利潤的時候,凈利潤至少有7%到8%,也就是每賣出去一輛車,理論上克萊斯勒可以凈賺600到800美元,一年15萬輛車,利潤上億!
賺了這么多,竟然只給自己這么一點?
羅斯瑪麗慶幸自己幸虧沒有答應李·艾科卡的條件,否則這個虧真的吃大了。
“還不止呢,”陳耕搖頭:“通常主機廠從頭開始開發一款全新車型,從概念設計到試制再到量產,全部的成本超過12億美元,其中從設計到制造出原型車這一段最耗錢,大約需要6到7億美元,之后才是整車的工程調試以及包括性能和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測試,咱們的工作等于幫克萊斯勒節省了最少四五個億美元,甚至更多。
去掉了這部分成本,他們現在的毛利潤會超過20%,你說,咱們每輛車只要100美元虧不虧?”
虧!
虧大發了!
陳耕不跟她算這個細賬也就罷了,這個細賬一出來,羅斯瑪麗恨的簡直咬牙切齒:“boss,我發誓,一輛車我一定給您拿回來至少2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