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顫聲道:“boss,團隊規模不是越大越好,要與咱們公司現有的業務規模相匹配如果研發和工程技術團隊真的要達到七八百人的規模,咱們的業務有沒有爆發性的增長,每年的利潤會被吃到至少三分之一!”
他剛剛提出要將技術研發團隊的規模擴大一倍,其實不過是習慣性的想要用這種方式跟自家老板討價還價,他的目標是將現有技術團隊的規模擴大30%至40,擴大一倍?
他想都沒想過。
陳耕點頭:“我知道。”
安德森懵了,但下一刻,他就興奮起來:既然老板把所有的這些都考慮到了,那么……
“一年吧,最多一年,咱們公司的海外業務將會迎來一個大爆發,至于在美國本土的業務,隨著咱們的改裝車逐漸推向市場,我準備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屬于咱們公司的汽車。”
哆嗦了兩下,安德森連忙問道:“您說的不是那個玩具一樣的車吧?”
陳耕笑道:“怎么?看不起那個玩具?”
安德森說的那個玩具一樣的車,就是之前準備賣給嘉陵廠的、采用0.9L直列雙缸發動機的面包車,在美國人眼里,這種單廂結構、發動機排量還不足一升的小車確實跟個玩具差不多,就算是再怎么摳門的商家也幾乎沒有使用這種車的。
“不是不是,”安德森連忙擺手:“我的意思是……是……”
他的臉漲紅了。
他心里確實有些看不起這個小車。
在陳耕看來,安德森有這樣的反應也正常,他隨意的點了點頭,并沒有著惱,只是說道:“信不信,最多三年后,在華夏,這個車一年能賣掉至少兩萬輛。”
一年兩萬輛?
安德森震驚的嘴巴都合不攏了:這也太夸張了吧?
再便宜的東西,當銷售規模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利潤也是客觀的,更別說這玩意兒終究還是一輛汽車,一輛真真正正的汽車,就算是賣2000……2500美元一輛吧,年銷售兩萬輛,那也是5000萬美元的銷售額,凈利潤保守估計也有400萬美元,更被說還有跟華夏嘉陵廠合作的摩托車項目,如果一切順利,一年六百萬美元的利潤可期。
以前沒細算過,可現在這么掰著指頭一算,安德森的嘴巴也是越張越大: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一個一年能夠讓自己凈賺600萬美元的市場,那都是值得自己慎重以待的市場了,像這個市場派駐一支完整的技術團隊不但是應該的,更是必須的。
看著嘴巴越長越大的安德森,陳耕失笑的搖頭:“這才哪到哪啊,如果我告訴你,最多五年,咱們一年能夠在華夏賣掉五萬輛汽車、至少十萬輛摩托車,綜合下來每年給咱們創造的凈利潤超過2000萬!你說,這個市場值不值得重視?”
值不值得重視?
當然值得,太值得了。
重重的點頭之余,安德森忍不住問道:“boss,華夏人怎么還不來?”
……………………
被安德森惦記著的華夏人來了,不但來了,來的還是一個規格相當高的考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