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民用型的直升機乘坐起來是什么感覺?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噪音比普通民航干線飛機要大的多,哪怕這是一架做過了隔音處理的波音model234,里面的噪音水平也讓人皺眉,哪怕是與挨著自己的凱莉·希克斯說話,也需要大點嗓門。
不過波音對于陳耕的到來那是真的很重視,不但派出了法布里斯·布萊克親自去迎接,當飛機降落下來之后,陳耕驚訝的發現波音集團總裁史蒂夫·赫伯勒竟然已經在下面等著自己了,這讓陳耕多少有些吃驚。
一番簡短的寒暄之后,史蒂夫·赫伯勒一邊陪著陳耕往里面走一邊向陳耕問道:“費爾南德斯先生,你覺得我們的‘支奴干’怎么樣?”
“很不錯,是一款非常棒的飛機。”陳耕客氣的回道。
史蒂夫·赫伯勒沒掩飾自己的意圖,立刻緊接著問道:“那您覺得華夏有可能買這款飛機嗎?”
“很難,”陳耕搖搖頭:“‘支奴干’太貴了,而且據我的了解,后期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也很高,對于現在經濟情況很困難的華夏來說,‘支奴干’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后世的人,根本無法想象剛剛改開的華夏是個什么樣子的,哪怕告訴你說1978年時華夏的人均GDP僅有156美元,你腦中可能也沒辦法建立起一個直觀的印象:雖然人均GDP低,但大家的工資也低不是么?
但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來解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大家印象中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通常是:非洲。
如果對非洲國家的情況有所了解的同學,大概會回答:黑非洲!也就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但黑非洲真的很窮嗎?
事實上,在1978年的時候,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的人均GDP是490美元。
也就是說,華夏1978年的整體發展水平,連世界上最貧窮的非洲國家平均數的1/3都沒有達到。
當時華夏81%的人都生活在農村,以農業為生;84%的人每天的生活費達不到1.25美元,意味著84%的人口生活在國際通用的貧困線之下。而且當時的華夏還是一個非常內向型的經濟體,出口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進口占5.6%,兩項加起來為9.7%,即90%的國民生產和國際是不接軌的。在出口產品當中,75%是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