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效果圖,準確的描繪出了西飛H6研發部門對新H6的設想。
第一張圖很H6,猛一看和現款H6沒什么區別,只是發動機艙原本的位置需要安置兩臺發動機的緣故,導致整個發動機艙往外延展了一個發動機的位置,從正面看上去很像些英國人的“火神”轟炸機的感覺,發動機被深埋在了左右機翼的翼根深處,只留著兩個碩大的進氣口;
第二張圖,看上去像極了波音707,每只機翼下面以翼吊的方式懸掛著兩臺發動機,只是相比于波音707的下單翼結構,這架H6是明顯的中單翼;
第三張圖,這款H6轟炸機看上去簡直就像是美國B52戰略轟炸機的mini版,發動機是與B52轟炸機一樣的翼吊、每兩臺發動機為一組的布局方式,不過與B52總計四組八臺發動機的組合不同,這架H6的發動機總共是兩組四臺。
看完了設計圖,大家的表情沒什么變化,效果圖而已,甚至說是設想圖也沒問題,只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路線的考慮,完全不能說明什么,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在現有H6基礎上的小修小改,并不涉及對機身整體結構的大幅修改,以西飛研發H6的經驗,不管是將發動機改為何種安裝方案,這完全不是問題。
何凱也是如此,他點點頭向徐總工問道:“老徐,你們是怎么看的?”
“如果一定要讓我從現在三款發動機布局當中選一個的話,我比較傾向于三號圖的翼吊方案,”在體制內,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比如此刻,在說完自己的傾向性之后,徐總工隨即對自己為什么傾向于三號發動機方案做了解釋說明:“之所以選擇翼吊方案,一個原因是商飛集團的“tay”發動機的長度與渦噴8差了差不多2.4米,如果依舊采用現款H6發動機的安裝位置,飛機的重心、進氣道等等都需要重新計算和設計,工程量很大。
相反,如果采用翼吊方案,就簡單的多了,我們完全可以采用民航飛機以及B52的進氣設計理念,整個工程量也要小的多。
此外,還有一點是,何總您此前不是說過除了‘tay’MK650之外,商飛集團將來還會有85KN級乃至110KN級的改進型‘tay’系列發動機嗎?如果采用翼吊方案,將來如果有換發的需要,就不需要對機身再一次進行修改、設計,之需要重新設計發動機的外殼整流罩就行了,工程量縮小了很多……”
說到這里,徐總工兩眼都在放光,可下一刻,不知道,他眼中的光芒又暗淡了下來,苦笑一聲,說道:“可是何總,上級領導不可能批準咱們這么做吧,哪怕MK650發動機國產了,估計也不便宜……”
徐總工真正的意思是:在國家當前的總方針、總戰略下,咱們對H6進行一些小修小改也就罷了,但如果是這種程度的修改,上級領導能同意嗎?
西飛是親親兒子是沒錯,可親親兒子在享受著“父親”給予的關愛、縱容乃至寵溺反對同時,也意味著“兒子”事事都要請求“父親”的恩準。
何凱卻是笑了:“只要不用外匯,其他的都好說,至于上級領導是否批準咱們的項目,呵呵……雖然國家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主,可對于戰略性武器裝備的發展,上級領導什么時候有絲毫猶豫過?”
這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