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最終能夠賣出去幾架F100……安東尼覺得樂觀一點的話,起碼五六架是有希望的……這意味著F100已經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開門紅,只要這批在華夏各家民航公司服役的F100表現優異,還愁今后拿不到更多的訂單?
他不但同意,甚至是迫不及待呢,如果這次當真能夠在回荷蘭的時候帶著一份合作備忘錄回去,起碼可以將集團的股價拉起來一個小陽線。
迎著安東尼·福克的目光,薛松猶豫了一下,終于還是點頭:“那……成吧,接下來的幾天,咱們大家伙兒坐下來談談,如果大家確實又有比較強烈的合作意愿,那咱們就簽署一份易貨貿易的合作備忘錄。”
在說這番話的同時,薛松心里也不禁開始琢磨:原本準備從蘇聯采購的那批圖-154M,是不是也可以適當的擴大一下易貨貿易的比例?
很多時候,國際貿易并不能只將其看成是一次簡單的經貿往來,比如這次華夏決定從蘇聯采購一批民航飛機的事情,看上去似乎沒什么特別的,無非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華夏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上升導致的這次采購,但實際上,雖然也有這一層因素,可如果仔細研究,就知道這次的采購與中蘇兩國有意改善雙方的關系密不可分:
在中蘇雙方的關系持續惡化了二十多年后,1982年3月,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發表講話中忽然向華夏發出了改善關系的信號,雖然勃列日涅夫在講話中仍然對華夏進行攻擊,但卻表示從未否認過華夏的社會主義制度;完全承認華夏對4V的主權,蘇聯政府堅決反對國際上關于“兩個華夏”的提法,并且明確表示準備就改善華蘇關系問題與華夏方面舉行談判。
而我們政府則在兩天后就做出了回應,明確表示“看行動”。
去年,在蘇共總書記契爾年科再次釋放了“希望加大華蘇兩國經貿往來”的善意之后,我們也隨即表示希望可以從蘇聯采購一批民航飛機;
到了這個月,契爾年科去世、戈爾巴喬夫上臺之后,我們隨即加快了這樁交易的步伐……
所以,這一切都是有根據的。
也就是說,華夏這次準備從蘇聯采購的這批圖—154M和雅克—42M,錢不是重要的,政治意味極濃,雙方的外交人員通過數次對這兩款飛機的考察,已經接觸了好幾次了,但話說回來,雖然老毛子的飛機是一定要買,可如果能不花外匯或者少花外匯,那也不是壞事對不對?
安東尼·福克可不知道薛松心里已經打起了蘇聯的主意,滿心興奮的他已經開始盤算著要怎么做才能多賣幾架飛機給華夏了。
倒是薛松,很快反應過來,現在還不是考慮蘇聯問題的時候,他笑瞇瞇的對安東尼·福克說道:“福克先生,陳先生說貴公司還有一個與我們的商飛集團聯合開發150座級的改進型F100飛機的項目?你們這個項目可是要加快了,對于這一級別的飛機,我們的需求量其實是很大的。”
陳耕立刻就明白,這是薛松在幫自己說話呢。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倒是安東尼·福克,小雞啄米一樣的急忙點頭:“是的是的,薛先生,昨晚我還與費爾南德斯先生討論過這個事情,請你放心,等F100的適航取證工作完成之后,我們馬上就展開F150的研發工作,一切順利的話,最多一年半就可以進入適航取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