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次的實驗性改革,陳耕沒有藏著掖著。
他深知越是藏著掖著,越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所以他干脆直接大大方方的將所有的改革方案的草案張貼在了集團總部以及各個家屬區的大門口、甚至下發到了各個部門,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對這次改革的方針政策有充分的了解。
甚至為了讓普通家屬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這次改革對他們的好處,陳耕采用了最“樸素”、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宣傳手段:刷墻!“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獎勤罰懶,干的多掙的多”、“質量就是生命”、“積極搞創新,成功得獎勵,月底拿獎金”……等等各種各樣的標語和口號幾乎占據了商飛集團家屬區以及辦公區的各處顯眼的地方。
既然是改革,肯定會影響到一批原有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可事實證明,只要宣傳到位了、將其中的利弊給大家分析講解透徹了,勤勞善良的普通人還是很能理解這次的改革,尤其是那些深受吃大鍋飯之苦的普通工人家屬,更是對這次的改革高舉雙手贊成,這一點,從家屬區里那些帶孩子的大媽的討論中就可見一斑……
“他二嬸,你覺得大老板這次是來真的還是就一陣風啊?”
“這可不好說,如果是原來的那些干部,呵……”在表示了對以前的干部們的不屑之后,這位正哄著大孫子學走路的大媽咂咂嘴:“可現在這個大老板可是美國來的大老板可不一樣,聽說跟個財神爺似的,年紀輕輕的才二十來歲,身價就已經好幾十個億美元,比咱們國家還幾年的外匯總額還多。
你說,人家這么會做生意的人,怎么可能跟那些草包一樣瞎折騰?”
“說的也是啊,”接話的這位連連點頭:“其實說起來,其他的都跟咱們關系不大,如果真的能多勞多得,那就太好了,我們那小子身體棒啊,平常里干活就是最積極的,真要是多勞多得,一個月不得拿以前一個半月的工資?”
…………
王大志和張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回到了冰城。
和王大志和張英一起回來的,還有331廠的廠長郭瑞。
下了飛機,心中忐忑的王大志不太放心,忍不住再次對郭瑞說道:“老郭,這次兄弟可就全靠你了。”
“老王你盡管放心,”已經對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同時得到了部里領導指示的郭瑞,連連點頭:“領導們已經說了,要全力支持你們商飛集團的出口業務,再說了,我們的活塞—6、渦軸-8和渦槳—9還指望著你們呢。”
在華夏的整個航空工業體系內,哈飛與331廠的關系是最特殊的,堪稱是孿生兄弟一般的關系:
活塞-6發動機最大的兩個裝機對象,除了初教—6教練機之外,就是運—11運輸機;
前幾年從法國引進的“海豚”直升機、也就是我們的直九直升機,整機的生產交給了哈飛,而“阿赫耶”1C渦輪軸發動機的國產化工作就交給了331廠,也就是我們的渦軸-8以及渦軸-8A;
運-12運輸機研發成功后,為了解決進口的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的PT6A-27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價格昂貴、需要用到寶貴的外匯儲備的問題,331廠開始以渦軸-8A渦輪軸發動機為基礎,進行渦軸改渦槳的工作,也即未來的渦槳-9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郭瑞和王大志、張英更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也因為大家多年來良好的合作關系,他們才會以要去331廠洽談改進活塞-6發動機的事宜的理由向陳耕請假,),在得知老朋友遇到了這個麻煩之后,郭瑞更合適二話不說,立刻乘飛機赴京,在了解了情況之后,又奉命跟著王大志和張英來到了冰城。